叶华又转头对王志强认真地说:“王老师,也希望校方能够保守这个秘密。”
“放心,叶所长,电话里我也说过了,我们绝不会泄露。目前知道这件事的只有校长和我,连她们之后的班主任也不会知道。”王志强保证道。
很快,三个小女孩跟着王志强去了教室。
叶华戴上墨镜,走出教学楼,离开了学校。
回到艺考所,余明他们还在忙碌。
叶华坐在办公桌前,思考如何处理直播收到的礼物。
他不可能自己收下这笔钱。
叶华打算成立一个基金会,用来奖励表现优秀的艺人。
说做就做,他立刻行动起来。
在此之前,叶华先公布了这一批剩余艺人的考核结果。
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耳东易迅获得了评价,弓亮瑛和吉讯因负面评价被扣分,只得到级评级,其余不太出名的艺人大多被评为级。
总体上,大部分人还算满意。
当然,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不太高兴,觉得这一期除了渐本仓老师之外,没什么亮点。
叶华并不在意这些,他只根据事实做出评价。
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他计划以艺考所名义,用直播收入成立一个奖项,专门表彰对华夏演艺界有突出贡献的艺人。
“叶华,你这个想法很好,可以设立一个专门奖励优秀艺人的奖项。不过,这笔钱上面不会拨,批给艺考所的预算里也没有这一项,你得自己想办法。”
郭老对叶华的想法表示支持。
“郭老放心,我不会申请拨款。资金来源我已经想好了,我准备拿出直播收入,再募集一些资金,专门成立一个基金会。”
叶华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计划。
不算不知道,一算还真吓了一跳。
叶华计算后发现,他的直播收入已经超过千万。
虽然千万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并不算多,但叶华认为,奖项的金额不宜过高,否则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叶华对奖项的资金来源另有考虑。身为艺考所所长,他不仅负责艺人评级,还有权对违规艺人进行处罚,计划将罚款按一定比例注入基金会,作为奖项的资金支持。
他希望能将这个奖项打造成类似米国奥斯卡那样具有影响力的盛事。
在征得郭老同意后,叶华又联系了钱老。钱老是广播电视委员会的成员,这样的奖项自然需要他的支持。
钱老对叶华的想法十分认同。“叶华,你说得对,目前华夏确实缺少一个综合性的奖项。虽然有一些官方评选,但大多只针对特定领域,比如电影或电视剧。”
“是的,而且我认为评选时不仅要看作品,还应将艺人的品德与日常行为纳入考量。”
经过一番讨论,奖项的框架在叶华心中逐渐清晰。当然,其中涉及诸多细节,并非一蹴而就。
不久,关于官方计划设立新奖项的消息悄然传开。
“周导,你听说了吗?艺考所和广播电视委员会要联合设立一个奖项,表彰对华夏演艺界有贡献的艺人。”
“当然听说了,前几天叶所长还专门征求过我的意见。”
“哦?叶所长说了什么?能透露一点吗?”
“抱歉,我答应过叶所长,在正式公布前绝不透露。”
周导的回应更引起了圈内人的好奇。
大家这才注意到,叶华不仅咨询了周导,还征求了文玉、宋立龙、渐本仓老师、木子建老师等多位艺人的意见。
然而,没有人透露具体内容,令人感到遗憾。
“唉,真是的,完全不知道具体设了哪些奖项。”
“我看那些音乐、影视类的奖项肯定会有不少。”
“我觉得传统艺术门类的奖项也未必没有,毕竟演艺圈不只有唱歌和演戏。”
这件事让很多人都开始翘首以盼。
“郭老师,您说这次由艺考所和电影广播委员会一起设立的奖项,会不会把咱们的传统艺术也算进去?”
“说不准。要是没有叶华和艺考所,我估计肯定没戏,但现在嘛……我也拿不准。”
郭德铁心里其实也悄悄期待着。
作为一名相声演员,他太清楚这个行当里的明争暗斗,一点也不比歌手、演员圈子里少。
同行是冤家,这句话放在相声界再合适不过。
而且相声这一行,门派之分尤其分明。
几乎每个相声演员都有师承,师父上面还有师祖,门门派派,体系复杂。
不止相声界如此,小品界也一样。
“叶所长有没有找你说过什么?”
潘长河饶有兴致地问。
“那叶所长有没有找过你呢?”
宋丹丹笑着反问。
“得,看来叶所长是跟你谈过了。”
潘长河顿时哈哈大笑。
宋丹丹只是笑,没有接话。
相比于这些艺人,大众的好奇心就更强烈了。
“听说叶神又开始‘不务正业’啦?”
“可不是嘛,好像他要搞个什么奖项,那些明星全都坐不住了,到处托人打听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