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X号”的全系统模拟测试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顺利完成,各项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经过“星尘”材料强化的船体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和能量耐受性,李哲团队打造的“谐振探针”也通过了极端环境测试。
“报告!‘嫦娥X号’准备就绪,可以执行‘逐月’任务!”总工程师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
铁柱站在酒泉控制中心,看着大屏幕上那艘焕然一新的银白色飞船,心中稍定。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利剑方面消息,”小陆快速汇报,“已确认‘掘墓人’的三个烟雾弹发射任务均携带了无关载荷,其真正的主力——一艘经过高度改装、代号‘暗影徘徊者’的私人航天器,已于六小时前,从南太平洋某秘密海上平台发射升空,目前正利用复杂的轨道机动规避追踪,目标直指月球背面!预计将比我们提前至少十八小时抵达!”
十八小时!在关键时刻,这几乎是决定性的时间差!
控制中心内气氛瞬间凝固。
“能不能提前我们的发射时间?”王胖子急问。
“不行!”总工程师断然否定,“发射窗口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强行提前风险极大!而且地面支持系统也需要最后校准!”
铁柱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他看向屏幕上显示的“暗影徘徊者”的预估轨道,眼神锐利如鹰。
“既然无法在时间上抢先,那就在轨道上拦截!”铁柱斩钉截铁,“‘利剑’能否对‘暗影徘徊者’进行轨道干扰?或者,我们能否调整‘嫦娥X号’的轨道,进行抵近监视和威慑?”
“轨道干扰正在尝试,但对方有备而来,抗干扰能力很强。”小陆回答,“调整‘嫦娥X号’轨道理论上可行,但会消耗大量燃料,影响后续月面作业时间,而且……存在近距离冲突风险。”
“顾不了那么多了!”铁柱当机立断,“命令‘嫦娥X号’,变更轨道方案,务必要在‘暗影徘徊者’接近环形遗迹之前,对其进行拦截和监视!‘利剑’提供全程支持,必要时……授权采取非致命性强制措施,阻止其靠近遗迹!”
这是一步险棋!在遥远的月球轨道上进行飞船对峙,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但铁柱别无选择,绝不能让“掘墓人”抢先接触到遗迹并进行所谓的“校准”!
新的指令迅速下达。
“嫦娥X号”内的三名宇航员——指令长张锋(资深航天员,前空军试飞员),工程师刘培(负责飞船系统与“谐振探针”操作),科学家孙兰(地质与外星遗迹专家)——接到了轨道变更指令。
张锋沉稳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嫦娥X号’明白,已接收新轨道参数。保证完成任务!”
飞船引擎点火,脱离原定轨道,向着预定的拦截点加速飞去。
一场发生在三十八万公里之外的无声追逐,就此展开!
地面控制中心,所有人都紧盯着大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两艘飞船的轨道数据和相对位置。
“暗影徘徊者”显然也察觉到了“嫦娥X号”的动向,开始进行更加诡异的变轨,试图摆脱。
“对方驾驶员是个高手!”张锋汇报,“变轨非常刁钻,像是在实战中练出来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两艘飞船在复杂的轨道力学中穿梭,距离在一点点拉近。
终于,在月球引力场的边缘,“嫦娥X号”成功切入了一个最佳拦截轨道,与“暗影徘徊者”形成了伴飞姿态!
透过高分辨率摄像镜头,可以清晰地看到“暗影徘徊者”那狰狞的外形——通体漆黑,表面覆盖着非规则的吸波材料,多个不明用途的天线和装置暴露在外,与其说是科考船,不如说更像是一艘武装侦察舰!
“‘暗影徘徊者’,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嫦娥X号’!”张锋打开公共通讯频道,语气严肃而警告,“你已进入我方监控区域。你方行为已对月球科考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请立即表明你的身份和意图,并远离月背预定科考区!重复,请立即表明身份和意图!”
频道内一片寂静,只有沙沙的电流声。
突然,“暗影徘徊者”侧面一个原本封闭的舱盖缓缓打开,露出了一个类似机械臂的装置,末端闪烁着诡异的能量光芒!
“警告!检测到高能反应!对方可能携带了武器!”刘培急促地报告。
控制中心内一片哗然!对方竟然敢在月球轨道亮出武器?!
铁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拳头紧紧握住。
“启动防御姿态!‘星尘’护甲能量场最大化!”张锋临危不乱,立刻下令。
“嫦娥X号”表面泛起一层微不可查的能量涟漪,那是“星尘”护甲被激活的特征。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暗影徘徊者”那个机械臂装置的能量光芒闪烁了几下,却没有发动攻击,而是缓缓转向,对准了月球背面的方向——那个环形遗迹的所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