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饵”计划成功实施后的几天,匠人村表面平静,内里却像一张拉满的弓,时刻关注着任何风吹草动。李哲几乎住在了实验室的监控屏前,严密追踪着那份特殊数据包的动向。
“铁柱哥,有动静了!”第三天傍晚,李哲兴奋中带着一丝紧张地汇报道,“数据包在被窃取后,经过了初步的加密破解,现在正被一个位于……位于东南亚某地的IP地址频繁访问和下载!对方似乎在组织人手,开始尝试分析和复现里面的技术!”
铁柱眼中精光一闪:“能锁定具体位置吗?”
“很难,对方用了多层代理和跳板,最终位置很模糊。但可以确定,他们上钩了,而且投入了资源!”李哲指着屏幕上复杂的流量图,“看这些访问模式,像是在搭建模拟环境,准备试制我们‘提供’的那些云锦图案和榫卯结构。”
“很好。”铁柱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让他们慢慢研究吧。等他们发现织出来的云锦色彩断层、榫卯死活扣不上的时候,就有意思了。”
众人会心一笑,仿佛已经看到对手在实验室里抓狂的模样。这份“毒饵”里埋藏的陷阱,不仅仅是参数偏移,更在一些关键逻辑节点设置了相互矛盾的指令,除非拥有唯一的解密密钥,否则越是深入研究和尝试复现,就越会陷入技术迷宫,白白耗费时间和金钱。
“不过,我们也不能干等着。”铁柱话锋一转,神色重新变得严肃,“V先生不是傻子,一旦他发现数据有问题,或者长时间无法取得进展,很快就会意识到上当了。他的报复,可能会来得又快又狠。我们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完成真正的‘金蝉脱壳’。”
他所说的“金蝉脱壳”,是一个更为大胆和长远的计划。在严教授和李哲的共同努力下,基于传统材料的新型竹基复合材料和生物涂料研发,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材料的性能远超传统天然材料,而且在某些特性上,甚至优于黑石资本暗中推动的那些合成材料。
“严教授,李哲,新材料的量产工艺,什么时候能定型?”铁柱问道。
严教授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小赵,基础工艺已经没问题了。实验室条件下,性能非常稳定。现在主要是优化大规模生产的流程和设备适配,最快……一个月,就能建成第一条示范生产线!”
“一个月……”铁柱沉吟片刻,果断下令,“好!那就一个月!二狗,你立刻去物色合适的地点,要隐蔽,交通相对便利,但不易被注意。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绝对保密的‘未来工坊’,专门用于新材料的量产和基于新材料的顶级产品研发!”
“明白!老板!”二狗摩拳擦掌。
“李哲,数字化采集工作不能停,但重心要转移。”铁柱继续部署,“在完成对现有核心技艺的存档后,重点转向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衍生式设计’。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让AI学习匠人的美学逻辑和结构智慧,生成我们之前从未想象过的、但依然符合东方美学和工艺精神的新形态、新纹样!我们要做的,是引领,而不是跟随!”
李哲感到一阵热血沸腾:“我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创新!让数据成为我们创造新经典的翅膀!”
“另外,”铁柱看向林雪,“联盟那边,可以开始逐步释放一些信号,引导成员们关注新材料和数字化设计的趋势,但核心技术细节必须严格保密。我们要在联盟内部,也形成一个梯队,确保核心优势掌握在我们手中。”
林雪点头:“我会把握好分寸。同时,利用全球巡展的机会,我们可以开始为未来的新产品造势,铺垫一种‘东方工艺即将迎来全新变革’的预期。”
计划周密而宏大。匠人村这架精密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这一次,很多动作都转入了更深的地下。明面上,匠人村依旧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合作伙伴,展示着传统的技艺;暗地里,一场关乎未来的产业升级,正在悄无声息地全力推进。
铁柱深知,与V先生和黑石资本的战争,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商业竞争,是一场关于技术路线、产业标准、乃至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他不能只满足于防守,必须建立起足够高的技术壁垒和产业护城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一个月后,在距离匠人村五十公里外、一个废弃多年、被重新改造过的三线厂区里,“未来工坊”的第一条新材料示范生产线,悄然安装调试完毕。当第一批散发着淡淡竹香、强度韧性却远超普通钢材的竹基复合材料板材顺利下线时,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激动不已。
“成功了!我们真的做出来了!”李哲抚摸着那温润而坚韧的板材,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
严教授也感慨万千:“老祖宗用竹子,我们还在用竹子,但这已经不是原来的竹子了。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与此同时,李哲的AI设计团队,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进展。在学习了海量的传统纹样和匠人操作数据后,AI生成了一批既充满未来感、又深深植根于东方美学基因的设计图稿,其中一些连杨师傅和张婶看了都啧啧称奇,认为跳出了传统的框框,却又“很对味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