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客人的到来比预期要早。第二天清晨,铁柱刚在省工艺美院结束一场招聘宣讲,二狗就急匆匆地赶来通知:老板,那几位巴基斯坦客人已经到公司了,说是有急事想见您。
铁柱看了看表,离原定的会面时间还有整整一天。这么急?他微微皱眉,知道是什么事吗?
二狗摇摇头:他们不肯说,只强调一定要当面跟您谈。带队的是个女的,叫法蒂玛,英语说得挺溜,但带着口音。
回到公司会议室,三位巴基斯坦客人已经等候多时。为首的果然是位女性,约莫三十出头,身着一袭优雅的深蓝色纱丽,头巾轻轻拢在肩头,露出一张精明干练的面孔。
赵先生,冒昧提前造访。法蒂玛起身,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同时依照巴基斯坦礼节微微颔首,我们是卡拉奇纺织联合会的代表。事出紧急,还请见谅。
铁柱注意到她眼中难以掩饰的焦虑,示意对方入座:不必客气,请问是什么紧急事情?
法蒂玛与同伴交换了一个眼神,深吸一口气:赵先生,我们遇到了一场危机。卡拉奇最近洪水泛滥,数十家传统纺织作坊被淹,大量珍贵的历史样本和手工织机受损。我们得知贵公司在传统工艺保护方面很有经验,特来求助。
她打开平板电脑,展示灾后照片——浸泡在水中的古老织机,褪色破损的纺织品样本,以及工人们无助的表情。这些不仅仅是生产资料,更是我们文化的记忆。如果不及时抢救,许多传统技艺可能永远消失。
铁柱仔细翻阅着照片,眉头越皱越紧。二狗在一旁小声嘀咕:老板,这摊子可不小啊,咱们自己的项目还忙不过来呢...
铁柱抬手制止了二狗,抬头问法蒂玛: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技术支持和紧急保护方案。法蒂玛急切地说,我们听说您研发了一种传统纺织品修复技术,还创建了数字档案系统。此外...她顿了顿,略显迟疑,我们希望能在贵公司的国际平台上,为我们的复原项目筹集资金。
会议室里一时寂静。二狗一个劲地朝铁柱使眼色,暗示风险太大。
铁柱沉默片刻,突然问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你们有没有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刺绣样本?
法蒂玛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有,我们有一些16世纪的宫廷刺绣样本,但这次水灾中受损严重。
这样吧,铁柱做出决定,我亲自带团队去卡拉奇实地考察,然后制定具体方案。但有个条件——修复过程中,我们的技术人员可以学习研究你们的传统技艺,特别是莫卧儿王朝的那些工艺。
法蒂玛眼中闪过惊喜:当然!我们一直希望传统技艺能获得更多关注!
等客人离开后,二狗终于忍不住了:老板,巴基斯坦那边局势不稳定,又是洪水又是...您亲自去太危险了!况且这明摆着是赔本的买卖,咱们图什么啊?
铁柱望向窗外:二狗,你知道莫卧儿王朝的刺绣对中国刺绣发展有多大影响吗?明代就有记载,说是番使贡品中有金线绣纹,精巧绝伦。那些失传的工艺,可能就藏在这次水灾受损的样本中。这不是赔本买卖,这是机会。
一周后,铁柱带着一支精干的技术团队抵达卡拉奇。灾情比照片显示的更加严重,许多作坊的老师傅面对被毁的织机和样本老泪纵横。
这是我的祖父的祖父传下来的织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匠指着水中半沉浮的木架,现在全完了...
铁柱蹲下身,仔细检查那台古老织机的结构:老师傅,或许没有全完。我们能修复它,而且还能让它变得更好。
团队立即投入工作。他们带来了便携式真空冷冻干燥设备,用于紧急抢救浸水纺织品;数字扫描仪开始对尚能辨认的图案进行采集;材料专家则分析传统染料的成分,试图重现那些已经失传的色彩配方。
晚上,铁柱在临时指挥所里研究白天的发现。法蒂玛端来一杯当地特色的香料茶,好奇地问:赵先生,为什么您对我们的传统工艺这么感兴趣?很多外国公司只觉得这是慈善项目。
铁柱接过茶,笑了笑: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正是因为它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明的精华。唐代的丝绸之路上,中亚和南亚的图案技法就深深影响了中国纺织业。现在,或许是回馈的时候了。
他指着屏幕上刚刚数字化复原的一个莫卧儿王朝图案:看这个金线盘绣的技法,与我们明代宫廷的某些工艺极其相似。很可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过去,又各自发展出不同特色。如果我们能重新整合这些技艺,或许能创造出真正融合亚洲智慧的纺织品。
法蒂玛眼中闪过敬佩的光芒:您看得真远。
抢救工作紧张进行了两周。最令人惊喜的是,团队在一处受损最严重的老作坊中,发现了一批17世纪的刺绣样本,其中几种金线工艺甚至连当地工匠都从未见过。
隐金绣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工匠激动地指着刚刚被修复的一小块样本,我只听祖父说过,从未亲眼见过!据说这种绣法能让金线在不同光线下若隐若现,如月光洒在湖面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