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女B男(三)
建材市场那句“算了吧”,像一道冰冷的闸门,轰然落下。薇薇搬走了她所有的东西,钥匙留在空荡荡的桌上,没有告别。那套老破小的装修,成了悬在半空中的废墟,工具散落,蒙着厚厚的灰。陈默蜷缩在城中村那间月租六百的出租屋里,像一头受了重创却不知如何舔舐伤口的困兽。保安亭惨白的夜灯,成了他世界里唯一稳定的光源。交接班时,同事老张拍着他僵硬的肩膀,递过来一根劣质香烟:“小陈,熬着呗,这年头,谁他妈不熬?”
烟呛得他直咳嗽,肺管子火烧火燎。熬?他以前觉得“能过就行”就是熬,熬到那套老破小修好,熬到薇薇消气,熬到日子自己变好。可现在,薇薇走了,那套房子像个讽刺的墓碑。他盯着监控屏幕上小区门口进出的车辆,那些车灯划破黑夜的光轨,仿佛都在嘲笑他。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他连“熬”的资格都快没了——他快被这“能过就行”的日子,熬干了。
一种从未有过的、混杂着恐慌和羞耻的灼烧感,在胸腔里闷闷地烧起来。他必须做点什么。不是为了薇薇(这个念头让他心口一抽),是为了自己,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
创收,是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保安亭夜深人静时,手机屏幕成了他唯一的光源。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各种“零基础月入过万”的暴富神话,像诱人的毒饵。一个号称“无货源电商,轻松躺赚”的广告跳出来,他点进去,被拉进一个群。群里“导师”晒着夸张的流水截图,喊着“动动手指,财富自由”。陈默的心砰砰跳,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咬咬牙,用花呗透支了299块,成了“尊贵的VIP学员”。
“导师”丢给他一堆资料,核心就是两个字:刷单。用自己账号,垫钱拍下指定店铺的虚拟商品或低价实物(袜子、头绳之类),收货后给五星好评,截图给“导师”,对方返还本金并支付几块钱佣金。流程简单得近乎侮辱智商。陈默一开始小心翼翼,垫几十块买几双袜子,顺利拿回本金和五块钱。看着微信零钱里多出来的那点数字,一种虚假的“赚钱”快感麻痹了他。
他胆子大了点。一次垫了三百,拍下一堆“爆款手机支架”。流程照旧。可这次,“导师”收到截图后,沉默了。消息不回,语音不接。群里有人开始骂娘,说被骗了。陈默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像坠入冰窟。他疯狂地发消息,红色的感叹号刺得他眼睛生疼。三百块,对他而言不是小数目,是他小半个月的烟钱饭钱。他像个傻子一样,用自己的钱,帮骗子刷了数据,还倒贴。巨大的挫败感和被愚弄的愤怒让他浑身发抖。他猛地退出那个群,卸载了那个APP,像扔掉一块烫手的烙铁。创收的大门,在他面前“哐当”一声关上,只留下几十块钱的窟窿和满嘴的苦涩。他连被骗,都显得那么窝囊。
创收的路堵死了,另一条路在他混混沌沌的脑子里浮现出来:考编。这是他那个普通二本毕业时,家人也曾提过一嘴的“正经出路”。以前觉得遥远,觉得束缚。现在,这似乎成了唯一能抓住的、闪着“稳定”金光的浮木。体制内,铁饭碗,旱涝保收——这几个词像魔咒一样在他脑海里盘旋。
他没报班。太贵。动辄几千上万,他想都不敢想。他翻箱倒柜,从角落的编织袋里扒拉出大学时的教材,落满了灰,纸张发黄变脆,散发着一股陈年的霉味。他试图啃那些早已过时的《行政能力测试》理论,字句像天书,看不了几页眼皮就打架。做题?他连最新的考纲题型都不知道。
他想起了李峰。大学睡他下铺的兄弟,毕业后考进了老家县城的税务局,算是他们那届里为数不多“上了岸”的。以前偶尔还会在朋友圈点个赞,这几年几乎断了联系。陈默犹豫了很久,手指在通讯录那个名字上悬停了足有十分钟,才鼓起勇气拨过去。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喂?哪位?”李峰的声音透着公事公办的疏离,背景音有些嘈杂。
“峰…峰子,是我,陈默。”他的声音干涩发紧,带着明显的讨好。
“哦,老陈啊!稀客稀客!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李峰的语气稍微热络了点,但那种距离感依然存在,“最近咋样?听说在省城发展?”
“就…混口饭吃。”陈默含糊过去,手心有点冒汗,“那个…峰子,听说你在体制里,混得不错啊!我…我想问问,考编…现在难不难?都考些啥?有啥…有啥门路或者资料能搞到不?”他问得磕磕巴巴,卑微又急切。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李峰一声意义不明的轻笑,像是听到什么有趣的事情。“老陈,咋突然想起考这个了?现在可卷得厉害,几百上千人争一个萝卜坑呢!”他顿了顿,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说,“资料?网上多的是啊,粉笔、中公那些APP,真题模拟题一堆。至于门路…”他拖长了音调,“现在抓得严,谁敢乱来?就一个字,硬考!下死功夫刷题!报个班系统学学最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