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雨起航
第五章:带着孩子去进货
那张精心填写、字迹工整的“她力量”创业孵化计划申请表,被林静像供奉珍宝一样,端端正正地放在了出租屋里唯一一张书桌的正中央。交表时陈经理温和的笑容和鼓励的话语,成了支撑她度过接下来几天焦灼等待的精神食粮。她时不时就会瞥一眼那张表格,仿佛它能散发出某种光芒,驱散现实生活的阴霾。
希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从不会因为谁心怀期待而放缓脚步。银行卡的余额数字依旧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减,像沙漏里不断流逝的沙,提醒着她时间的残酷。她不能再干等下去了,孵化计划的结果未知,但她和妞妞的肚子却是每天都要按时填饱的。
“必须再做一次!”这个念头在她心里愈发坚定。失败过一次,反而激起了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更重要的是,那位好心的宝妈送的两块美思康宸阿胶块,她已经用掉了一块,另一块,她不能再轻易动用,那是她心底为“万一”入选孵化计划后留下的“正规军弹药”。这一次,她决定用自己的钱,去购买普通的阿胶原料,再试一次。
钱,依然是最大的问题。计算了最基本的辅料成本后,她发现就连这“最小规模”的试制,也让她捉襟见肘。能省则省,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去批发市场进货,显然比在楼下超市零买要划算得多。但问题是,妞妞怎么办?周末幼儿园不上课,她不可能把五岁的孩子独自留在家里。
于是,周六的清晨,当这个城市的大多数人还在享受周末赖床的慵懒时,林静已经给妞妞穿上了最保暖、也最耐脏的旧外套,背上一个空荡荡的、洗得发白的帆布背包,牵着她的小手,走进了依旧寒冷料峭的晨风里,踏上了去往城西大型农贸批发市场的公交车。
“妈妈,我们要去哪里呀?”妞妞仰着小脸问,眼睛里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好奇。
“我们去一个很大的市场,买东西,妈妈给妞妞做好吃的。”林静紧了紧握着女儿的手,心里满是酸楚的歉意。别的孩子周末可以去公园、去游乐场,她的女儿,却要跟着她奔波于混杂着各种气味的市场。
公交车上人很多,没有空座。林静紧紧抱着妞妞,站在拥挤的车厢里,身体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晃。妞妞很乖,不哭不闹,只是把小脸埋在妈妈的衣襟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周围陌生的人群。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林静的手臂因为长时间用力而开始酸麻,但她不敢有丝毫放松。
终于到了目的地。一下车,喧嚣声、各种蔬菜水果、生鲜水产、干货调料混杂在一起的浓烈气味便扑面而来,几乎让人窒息。市场里人潮汹涌,摩肩接踵,地上湿漉漉的,混杂着泥污和菜叶。林静把妞妮往身边又拢了拢,生怕被人流冲散。
她拿出事先列好的清单,深吸一口气,融入了这片为生活而奔波的洪流之中。她先来到干果区,在一家摊位前,仔细地挑拣着红枣。
“老板,这个枣能不能再便宜点?”
“大姐,这已经是最低价了,你看这肉多厚实……”
“我多要点,你看,我带着孩子也不容易……”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将身边的妞妞作为一个微小而无言的谈判筹码。老板看了看紧紧拽着妈妈衣角、小脸被冻得有些发红的妞妞,叹了口气,终于又让了五毛钱。
林静心里没有丝毫砍价成功的喜悦,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窘迫和心酸。她快速地将称好的红枣装进背包,仿佛想快点逃离这种需要利用孩子博取同情的境地。
接着是核桃、黑芝麻、枸杞……每一样,她都要反复比较几家,询问价格,仔细查看品质。妞妞一开始还觉得新鲜,大眼睛东张西望,但很快,漫长的行走和市场的嘈杂让她开始感到疲惫和不耐烦。
“妈妈,我累了。”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呀?”
“妈妈,我的脚好酸……”
女儿的抱怨一声声敲在林静的心上。她停下脚步,看着女儿写满倦意的小脸,心疼不已。她找到一个稍微干净点的台阶,让妞妞坐下,从包里拿出早上准备好的白开水和一个馒头。
“妞妞乖,先吃点东西,喝点水。妈妈很快就买完了,买完了我们就回家,好不好?”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无法掩饰的疲惫。
妞妞乖巧地点点头,小口小口地啃着干硬的馒头。林静就蹲在她面前,用手理了理女儿被风吹乱的头发,鼻尖一酸,赶紧别过头去。
最后的“大件”,是冰糖和普通的阿胶块。当她站在药材干货区域的柜台前,看着玻璃柜里陈列的、包装远不如美思康宸精美的各种阿胶块时,心里充满了挣扎和不确定。便宜的可能品质不佳,贵的她又负担不起。最终,她选择了一种价格居中的,心里默默祈祷这次千万不要再出问题。
所有东西采购完毕,那个帆布背包已经变得沉甸甸,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肩头。她一手费力地背着包,一手紧紧牵着已经昏昏欲睡的妞妞,再次挤上了返程的公交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