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子道长遇袭重伤,如同一记闷雷,在帝都核心圈层引发震动。
这不仅是对帝国尊严的挑衅,更意味着潜伏的敌人已肆无忌惮,开始清除阻碍他们计划的关键人物。
观星阁一时群龙无首,对“天辅星”异动的持续观测面临中断,而此星象变化又可能与“蚀魂之眼”的阴谋息息相关,不容有失。
皇帝震怒,严令彻查凶手,加派大内高手护卫观星台及一众要员。同时,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面前:由谁来接替天机子,主持对“天辅星”的关键观测?
太傅云逸、墨渊大师等重臣紧急商议后,一致推举林砚。理由有三:其一,林砚文心特殊,与星核碎片及“天辅星”皆有感应,或能弥补仪器与常规观测之不足;其二,他心思缜密,应对危机经验丰富,且深得帝心,可担此重任;其三,邪教目标可能包括他,由他主持,或能引蛇出洞。
皇帝权衡利弊,最终下旨:命文安伯、太子少师林砚,暂代观星阁监事,主持星象观测事宜,尤其密切关注“天辅星”异动,一有发现,即刻密奏!墨渊大师从旁协助,负责阵法安全与能量分析。
临危受命,林砚深感责任重大。 他深知自己对星象之学仅算入门,远不及天机子精深,但形势所迫,不容推辞。他必须尽快适应新角色,并找到突破口。
他首先前往观星台探望天机子。道长虽虚弱,但神智清醒,将多年观测心得、尤其是关于“天辅星”及周边星域的特性、近期异常数据等,倾囊相授,并叮嘱:“小友,观星非仅观其形,更要感其神,察其意。星辉有语,需以心印之。邪徒阻我,必是畏我窥破天机。你文心通明,或能另辟蹊径,直指本源……小心……‘反噬’……” 言罢,力竭昏睡。
“星辉有语,需以心印之……”林砚默念着这句话,心中有所触动。或许,他不应局限于天机子的观测方法,而应发挥自身文心感应的优势。
接管观星阁后,林砚并未急于使用复杂的仪器,而是选择在夜深人静时,独自立于观星台顶,摒弃杂念,将心神完全沉浸于星空之中。
他运转文心,不再刻意去“看”星辰的方位、亮度,而是去“感受”整片星空的“气息”。起初,映入“心”中的是一片混沌的能量之海,无数星辰如同光点,散发着或强或弱、或冷或热、或正或邪的能量波动。
帝星的煌煌大气,妖星的阴冷晦暗,还有……东南方那一团越来越清晰的、温暖而充满生机的光晕——那便是“天辅星”。
他尝试将文心贴近那片光晕。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引导或共鸣,而是像朋友交谈般,传递出友善、探寻、守护的意念。奇妙的是,那星辉似乎真的产生了回应!一种微弱却清晰的、带着喜悦与期盼的波动,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与他文心中的“生之意境”交相辉映。
他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那星辉中蕴含着一丝古老的、等待被唤醒的“契约”气息,以及……一丝被某种力量遮蔽、干扰的“焦虑”。
“它……真的有‘意识’?或者说,是一种遵循着某种古老规则的宇宙意志体现?”林砚心中震撼。这超越了传统星象学的范畴,更接近一种精神层面的沟通。
连续数夜,林砚都以这种方式与“天辅星”建立联系。他发现,随着交流的深入,他对星辉的感知越来越清晰,甚至能隐约捕捉到一些破碎的、蕴含信息的“星语”碎片——并非具体的语言,而是一种意念的传递,关于传承、守护、以及……危机。
与此同时,墨渊大师带领天工院精英,对观星台的防护阵法进行了全面加固升级,并设置了多套预警机制。
他们发现,天机子遇袭时,袭击者使用了一种极其罕见的、能扭曲光线和感知的邪器,才得以悄无声息地潜入。墨渊据此改进了阵法,增加了对这类邪能的探测与反制。
林砚也将自己的感应发现与墨渊分享,墨渊大师惊叹不已,认为这是星象学的新境界。
两人合作,尝试将林砚的“心印”感应与精密仪器记录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发现“天辅星”的能量波动周期与强度,与林砚感应的“星语”情绪起伏高度吻合!当林砚感应到“焦虑”时,仪器的数据也显示星体能量场出现紊乱迹象!
这一重大发现,意味着林砚的“心印”观星法,不仅能感知星象,甚至能解读其背后蕴含的信息! 这为破解“星辉将现”之谜提供了全新途径。
然而,危机也随之而来。
在林砚全力感应“天辅星”的第五夜,当他文心与星辉深度交融,试图解读一段关于“旧约”的模糊信息时,一股极其阴冷、充满恶意的精神力量,如同毒蛇般,骤然顺着星辉感应,反向侵袭他的意识!
是邪教徒!他们果然在监视观星台,并试图干扰甚至攻击林砚的感应!
林砚只觉脑海一阵刺痛,无数充满杀戮、混乱、绝望的邪念汹涌而来,试图污染他的文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