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匪离开后,众人就开始打扫现场。只是死了不少人,苏家还好,基本没有伤亡,因为他们家男丁基本上都习武,再加上苏虞,他也练了许多年武,平时又有喝灵泉水。帮助自己练武,他的力气现在可是不小。
而崔家和吴家呢,他们死了许多小妾还有一些庶子而崔家和吴家呢,他们死了许多小妾,还有一些庶子,一些嫡系,也死了不少。土匪离开后,时不时的就能听到一些人的哭声,有些人哭自己的相公,有些人哭自己的孩子,各种各样的都有。
打扫完现场后官差大喊:“给你们一个时辰时间,赶紧把那东西收拾好,我们要快速赶往县城,不然那群土匪万一卷土重来,我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众人听见可能还会卷土重来,也不顾自己亲人了,草草的把死去的人给找地方埋了起来,就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
就在赶路的途中,苏家一群人来到了苏榆这里。苏父:“榆儿,你怎么武功那么好?”苏父脸上有种求知欲的感觉,苏母也看向她。其中还有苏宁,苏羽,苏墨以及苏家那几个儿媳妇也是这样。
苏瑜看他们的样子如果自己不回答,估计路上会被一直吵得不停。“我是自己找师傅教的,我自己离开苏家后就租了个院子,找了一个武师傅,教自己练武。”师傅说自己是个练武的好苗子,于是就倾囊相授自己才有了这样的身手。
苏家两个儿媳妇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苏瑜,刚才苏榆杀土匪的身手被他们看在眼里,特别是苏家的那个儿媳妇,本身就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对这些武功方面的就感兴趣,只不过因为高门大户的缘故自己是不可能去学这些。
苏家二儿媳很直接开口问:“妹啊,能不能教教我呀,我也想练武。我从小的时候就想练了,只是家里不让。”
苏榆:“现在的身体已经定型了,练舞的话只能学一些简单点的招式,太难的你们是学不好的,等到地方吧,我会教你们一些简单的。”
苏羽,苏宁也想去学。苏父见状:“小兔崽子,你们连老子教你们的都学不好。还想学其他的,先老老实实把老子教你们的练好再去学。”
上午时间就到了县城,准备歇息一夜明天赶路。因为许多官差都因为土匪袭击受伤了,还死了几个官差。这些官差需要休养一番才能赶路。
苏家人也正好可以跟着休息。苏榆到地方后:“我身上有些外伤用的药,内服外用都有。到时候你们把这些药分给那些官兵,然后提一些要求,自己出去买物资补充一下,相信他们应该会同意的。苏榆一口气从空间里面拿出来了好几个瓶瓶罐罐并告诫苏父:“ 有些是止血散用在外伤有奇效,我是大夫,这些药都是我亲自调配的,我在京城的医馆里面坐镇过几年。医术方面是没问题的。”
苏父听完也很是相信,把苏墨喊了过来,告诉了他这些是什么药,然后让他提一些小要求出去采购一些东西。
很快,苏墨就带来了消息,说官差同意让我们自己出去购买物资,但是只能去两个人,其他人要在县里面的驿站呆着,不能走。
苏父二话没说答应了,连忙就带着苏墨出去采买物资了.......
往辽东的官道上,此时众人已经到了辽东地界。这段时间崔家和吴家再也没有人敢全部都休息,而是轮流守夜。
官差也很感激苏家的外伤药,而且还借此药知道了苏榆是一个大夫,路上也对苏家有了不少的好脸色。
苏榆也很给面子给人诊治,只不过除去官差的人之外都会收费。吴家和崔家一行人里面还有人骂苏榆小气。
苏榆对于这些人就是置之不理,因为官差自会教训这群人。苏榆会让苏父把赚来的钱分润一部分给官差。官差自会维护她。
此时苏家被分到了辽东的一个叫做乐安县下的一个小乡村里,这个村子叫做小河村,村子里的人各种姓氏的都有,所以没有什么宗族势力,吴家崔家也被分配到了这里。
到地方后苏家人开始盖房子,他们现在到地方仍然有钱所以就找了村长盖了青砖瓦房,盖了好几间,也买了不少地。
苏父:“能不能坐吃山空?所以接下来我们钱花的就要有规划,我们买了地也盖了房子,看来南丁就跟着我去地里面种地,闲时就去县城里面做一些工赚些银钱,老大,老二以及老五你们都是识字的,到时候可以去县城里的书铺抄书赚钱。
苏母就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苏父对她没什么安排。让她当吉祥物吧,苏家儿媳妇则是在家做做家务,弄弄刺绣来赚钱。不出去干重活。苏家这群人,总而言之,都是有些本事的,只要愿意干,可以在这里活的很好。
苏瑜他跟着苏家来到这里后,就单独起了一个砖房,在苏家的旁边,苏父苏母其实很想让自己现在这个女儿搬过来和自己一起住。但苏榆还是说:“我自己一个人住起来会习惯一些,我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说还是分开住吧。远香近臭嘛,俗话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