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大学校园,弥漫着课程交替间的短暂宁静与喧嚣。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如同解除了某种禁锢,学生们如同潮水般从各个教室涌出,谈笑着、呼喊着,奔向食堂或校门外各式各样的餐馆。
希流所在的这间阶梯教室也很快空了下来,只剩下她还在靠窗的座位上,微蹙着眉头,对着摊开的高数习题册最后一题发起最后的攻坚。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笔尖在草稿纸上沙沙作响,勾勒出复杂的演算过程。对她而言,这并非难题,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去梳理思路。
大约五六分钟后,她舒展眉头,嘴角扬起一个轻松的弧度,利落地写下最终答案,合上了习题册。收拾好书本文具,她拎起背包,不紧不慢地走出了已然空无一人的教室。
与此同时,位于同一楼层的教师办公室也差不多人去楼空。大部分老师上完课便离开了,只剩下靠窗的一个工位上,李白还对着电脑屏幕,指尖飞快地敲击着键盘。他正在为下午的语文选修课《古典诗词中的酒神精神》完善最后几页PPT。对他而言,这类内容信手拈来,补充几句精妙的点评,插入几幅意境契合的古画,几分钟便已搞定。
保存,关闭软件。李白慵懒地伸了个懒腰,骨骼发出细微的轻响。他拿起桌角的保温杯喝了口水,看了看时间,正好也到了饭点。于是便起身,随手拿起搭在椅背上的、那件颇具古风特色的月白色薄外套,潇洒地甩上肩膀,朝着办公室门口走去。
命运的巧合,有时就发生在这样平凡的瞬间。
希流刚走出教室门,习惯性地左右张望了一下,准备决定是去食堂还是另觅美食。而就在她转头望向走廊另一侧的刹那,隔壁办公室的门也被推开,一道修长挺拔、带着几分不羁气质的身影走了出来,银发在透过走廊窗户的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李白哥?”希流眼睛一亮,惊喜地叫出声。
李白闻声转头,看到是她,那双总是含着三分醉意七分潇洒的琥珀色眼眸中也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融融笑意:“希流?还没去吃饭?”他目光扫过她肩上的背包,“刚下课?”
“嗯!”希流用力点头,几步小跑到他面前,仰着脸笑道,“刚做完最后一道题,出来就碰到你啦!李白哥你也才忙完?”
“是啊,弄完了下午的课件。”李白晃了晃手里并不存在的U盘(文件已云端同步),语气轻松,“正愁一个人吃饭无趣,怎么,有好去处推荐?”
他本是随口一问,却见希流眼睛瞬间变得更亮,如同发现了宝藏急于分享的孩子。
“有有有!”她忙不迭地点头,带着点小兴奋压低声音,“李白哥,我知道学校后门那条巷子里新开了家小馆子,叫‘竹林小筑’,环境特别雅致,做的都是些创意私房菜,味道听说一级棒!我馋好久了,一直没找到机会去试试!正好,我们一起去呗?我请你!”她说到最后,语气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期待和不容拒绝的熟稔。
请我?李白眉梢微挑,看着女孩亮晶晶的、充满分享欲的眼睛,脑海里瞬间闪过了前几天清晨,韩信提着早餐回来时,那看似随意却暗藏玄机的话语,以及当时其他几人那微妙的反应。一丝极快的、连他自己都未必清晰意识的念头掠过心间——正好,上次是韩信那家伙碰巧遇到了,这次,机会落到我头上了。
这个念头让他心情莫名愉悦了几分,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笑容加深,带着他特有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倜傥:“哦?能让希流同学如此推崇的馆子,那定然要去见识一番。不过,‘请’字就免了,哪有让学生请老师的道理。”
“哎呀,有什么关系嘛!”希流嘟囔着,但见李白态度随意,也就当他是客气,心里却打定了主意。
两人并肩走下教学楼,穿过熙攘的校园主干道,拐进了后门那条相对安静许多的老街。果然,在巷子深处,绿植掩映下,有一家挂着“竹林小筑”牌匾的店面,门面不大,却装修得古朴雅致,推开竹制的移门,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店内环境果然如希流所说,清幽非常。竹制的桌椅,墙上挂着水墨字画,角落里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假山流水造景,潺潺水声更添静谧。这个时间点,客人并不多,只有两三桌。
两人找了个靠窗的僻静位置坐下。服务员递上菜单,是手写的仿古笺纸,字迹清秀。
“看看想吃什么?”李白将菜单推向希流,姿态闲适地靠在椅背上,目光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店内的陈设,“确实是个好地方,有点意思。”
希流也不客气,认真看着菜单,一边看一边小声念叨:“嗯……这个‘文思豆腐羹’看起来好精致……‘荷香糯米排骨’听说招牌……‘翡翠虾仁’……‘松鼠鳜鱼’……李白哥,你有什么忌口或者特别想吃的吗?”
“随你点就好,”李白笑道,“你推荐的,想必都不差。对了,既然店名带‘竹’,又有如此雅趣,岂能无酒?”他看向服务员,“可有自酿的米酒或者果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