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农家修士的‘焕灵术’。”阮南叶的书册在马背上自动翻开,页面上浮现出麦田的图谱,旁边的小字工工整整,“书册上说,圣州的农家修士能以灵力调和作物的生息,他们在田埂下埋了‘聚灵阵盘’,能把天地灵气引到土里。你看那些麦子,根须在土里盘成了阵形,能自己抗风呢。”
正说着,田埂上走来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腰间别着个竹篓,里面装着饱满的豆子,每颗豆子都圆得像珍珠。他看见墨守成等人,先是挠了挠头,随即露出憨厚的笑:“诸位是从西边来的吧?看你们骑马带刀的,是修士?”
王一飞勒住马缰,玄色的队正服在风里扬起衣角:“正是,我们要去神都。看你这田里的庄稼,倒是比别处强多了。”
汉子咧嘴笑起来,露出两排被豆子染黄的牙,往远处山坡指了指:“那是托了镇世王的福!咱们圣州有‘农神阁’,里面的修士天天琢磨怎么让庄稼长得好。你看那座望田亭,青竹搭的那个,里面的修士天天对着田地念‘生息咒’,能让土里的虫子自己爬出来,还不用撒药。去年我家的谷子,一亩产了六石,比以前多收两石呢!”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山坡上的望田亭果然是青竹搭的,茅草顶子被风吹得微微晃动。亭子里坐着三个穿灰袍的修士,每人手里拿着块木牌,牌上刻着复杂的符文。他们闭目凝神时,指尖有绿光滴下来,顺着竹柱流进地里,所过之处,枯黄的草叶竟泛起新绿,连石缝里的苔藓都精神起来。
“前面就是归云村,”汉子往官道前方指了指,竹篓里的豆子“哗啦”响了一声,“村里有工家修士造的打谷机,不用人力,往里面填谷子,出来就是白花花的米,一天能打十石!你们要是路过,进去喝碗新米粥,保管比城里的香。”
七人谢过汉子,催马前行。不到半个时辰,就看见一片青砖瓦房,村口的晒谷场上,三个黑铁打的大家伙正在“轰隆”作响。金黄的稻壳被风从铁家伙里吹出来,像扬起一场碎金雨,饱满的米粒顺着滑道落进竹筐,堆得像座小山。旁边站着个穿蓝袍的修士,手里拿着扳手,时不时往铁家伙上敲两下,铁家伙的响声就更匀实了。
“这就是工家修士的‘神机’?”郑沐阳从马上跳下来,玄铁大刀往地上一顿,震得晒谷场的尘土都跳起来,“比我们北境的碾子厉害十倍!老子要是有这玩意儿,秋收时能多喝三坛酒!”
蓝袍修士回头看见他们,手里的扳手往腰间一别,露出爽朗的笑:“诸位是去神都?我这‘风谷机’刚造好,正试呢。进来歇歇脚,喝碗新米粥?”
众人跟着他走进村子,只见家家户户的院墙上都爬满了南瓜藤,藤上挂着的南瓜比水桶还大,金黄的外皮上泛着淡淡的灵光。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妇人正围着“纺纱机”说笑,那机器是木头做的,齿轮咬合处刻着符文,脚踏一下,纱锭就能转十圈,纺出的棉纱细得像蚕丝,还带着灵光的润气。
“这些都是工家修士做的?”墨守成伸手摸了摸纺纱机的木架,上面的符文是聚灵阵的简化版,能把人的力气放大十倍,“把灵力用在这些地方,倒是少见。”
“少见?”蓝袍修士给众人端来米粥,粗瓷碗里飘着新米的清香,“我们圣州的修士,都是镇世王教出来的务实性子。神道修士管刮风下雨,农家修士管地里收成,我们工家就造些省力的家伙。你看村外的水车,轮叶上刻着风符,不用人推就能转,一天能浇三百亩地;还有织布机,以前一个妇人一天织半匹布,现在能织五匹,还带着灵气,穿在身上都不容易生病。”
他往村外的河道一指,那里果然有座巨大的水车,轮叶转动时带着淡蓝色的灵光,把河水引到田埂的水渠里。那些水渠像是被灵力劈开的,水流顺着地势往低处淌,均匀地浇过每一块麦田,连边角都没漏。远处的官道上,一队马车跑得飞快,车身上印着“通商行”三个字,车夫手里拿着铜哨,吹一声,马车就像被风推着般加速,车轮上缠着风系符文,把卷起的尘土都压在车轮下。
“那是商道修士的‘快马队’,”蓝袍修士舀了勺粥,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要把我们村的新米运到神都去。商道修士会‘缩地符’,马车一天能跑千里路,米袋上还贴着‘防潮符’,运到神都还是香喷喷的。这要是在以前,粮食运到半路就得发霉一半,哪有现在这样方便?”
墨守成望着远去的马车,破妄之力扫过那些米袋,看见黄色的符纸上印着“商道盟”的印记,符文散发的灵光像层薄壳,把湿气和虫蚁都挡在外面。他忽然想起云清山脉的厮杀——那些修士为了争夺灵脉,把法术当刀子使,把灵力当炸药放,可在这里,灵力却成了灌溉的水、转动的轮、护航的风。
“这都是镇世王定下的规矩?”他轻声问,青骢马在旁边打了个响鼻,像是在应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