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公元2099年,地球标准时间 10月31日,下午14:30 (月球时间约02:37,月昼第21日凌晨)
地点: 地球,日内瓦阿尔法堡联合指挥中心 / 月球静海,广寒宫三号星际遗产博物馆核心展区 / 深空,柯伊伯带(未显示)
(一) 治愈的涟漪:从月球到地球的希望浪潮
广寒宫三号中央大厅内,那片温柔流淌的金绿色雾气并未消散。它如同拥有生命,在精密的环境控制系统调节下,维持着极其稀薄却稳定的存在,持续散发着治愈与抚慰的力量。落成仪式早已结束,但博物馆并未闭馆。核心展区被临时划定为“特殊观察区”,在怀特博士团队严密的监测下,允许少量经过严格筛选、身心承受能力强的战争创伤幸存者、医护人员以及关键科学家,分批进入,近距离感受这份来自“织梦者”的馈赠。
效果是惊人的。一位在夺月之战中失去左臂、饱受幻肢痛折磨的老兵,在雾气中沉浸了短短二十分钟后,脸上长久以来的痛苦阴霾一扫而空,他激动地握住林岚的手,声音哽咽:“博士…那种像被电钻钻骨头的疼…消失了!我感觉…感觉完整了!”一位因目睹家园被星尘轨道炮摧毁而陷入深度抑郁的年轻女孩,在雾气中静坐后,第一次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微笑,她轻声对陪伴的母亲说:“妈妈,我好像…又能看到星星了,它们不再那么冷了。”
这些真实的、充满力量的案例,通过经过严格审核的片段,连同金绿色雾气那梦幻般的影像,被联合政府有控制地释放给全球媒体。瞬间,这股源自月球的治愈浪潮,以远超任何战争新闻的速度和深度,席卷了整个地球。
全球各地,无数家庭围坐在屏幕前,看着那些被战争摧残的生命在金绿色光芒中重获新生,泪水与笑容交织。曾经因战争而分裂、猜忌、充满恐惧的社会氛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希望感和归属感所取代。街头巷尾,人们自发地聚集起来,点亮象征和平与希望的蓝绿色灯光(模仿金绿色雾气),举行小型的祈祷和纪念活动。网络上,“灵光种子”、“织梦者”、“和平桥梁”、“柯伊伯重逢”等词汇成为最热门的标签,无数人自发创作着相关的艺术作品,表达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联合政府日内瓦阿尔法堡,最高指挥中心。巨大的主屏幕上,分割显示着全球各地的实时画面:纽约时代广场上闪烁的蓝绿灯光、东京街头自发组织的和平集会、开罗医院里医护人员为战争伤童播放的雾气治愈片段、里约热内卢贫民窟中孩子们用荧光棒拼出的巨大藤蔓螺旋符号…每一个画面,都涌动着温暖而强大的力量。
哈桑主席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日内瓦湖在暮色中泛起的粼粼波光。他的脸上,卸下了连日来的沉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巨大希望所点燃的振奋。
“怀特博士的报告,您看了吗?”伊万诺娃将军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她仍在月球轨道的“哨兵号”上坐镇,但语气中同样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雾气的成分分析又有了新突破。那些‘未知有机大分子集群’,其结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想象,更像是…一种活的、可编程的‘生物信息纳米机器人’!它们能精准识别细胞损伤,进行分子层面的修复,甚至能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其效率远超人类现有医疗技术!初步估算,如果能够安全、稳定地提取并复制这种‘灵光雾气’,人类在再生医学、精神疾病治疗、甚至抗衰老领域,将迎来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我看了。”哈桑主席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不仅仅是医疗革命,怀特。这是‘织梦者’留给我们的最直接、最慈悲的遗产。它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人类社会疲惫不堪的肌体。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下一步的行动,铺平了道路。”
“下一步?”伊万诺娃将军敏锐地捕捉到了主席话中的深意。
“是的,下一步。”哈桑主席走向指挥台,主屏幕上切换成广寒宫三号核心展区的实时画面。画面中,林岚博士正站在宇航服展柜前,闭目凝神,似乎在与那件遗物进行着某种深层次的交流。她周身,稀薄的金绿色雾气似乎更加活跃,如同有灵性的光点环绕着她旋转。
“林岚博士,”哈桑主席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清晰地传到月球,“‘织梦者’的‘灵光种子’已经通过你,通过这件宇航服,向人类展示了它的慈悲与力量。现在,是时候让这份力量,去完成它更重要的使命了——去寻找那些同样被‘织梦者’意志所引导、同样在宇宙中漂泊的‘共存派’同胞。我们需要一个信标,一个能够穿透星际尘埃、跨越五万年时空、被‘共存派’识别并回应的信标。”
林岚缓缓睁开眼,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已经洞悉了主席的意图。她看向展柜中宇航服左臂脉动的螺旋符号,又看向旁边展柜里散发着幽蓝光芒的能量塔碎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