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甜汤!就一碗甜汤!苏家那位风吹就倒的‘瓷美人’,愣是把她咳血不止的亲娘从鬼门关给拽回来了!”
“听说了吗?叫冰糖雪梨川贝羹!神仙手段啊!”
“啧啧,苏小姐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敢情是得了哪路神仙的养生秘传?深藏不露啊!”
“苏氏甜汤”的名号,如同被三月的春风裹挟着,一夜之间就吹遍了苏州城的大街小巷,尤其是那些雕梁画栋、花团锦簇的官眷后宅。
这消息比最厉害的瘟疫传得还快,成了太太小姐们茶余饭后、赏花品茗时最热门的谈资。
苏晚棠,这个昔日以“病弱”闻名的苏家大小姐,一夜之间被镀上了一层神秘莫测、近乎“神医”的光环。
坊间传说被演绎得神乎其神,有人说那雪梨是王母娘娘瑶池边采的,有人说那川贝粉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更有甚者,绘声绘色地描述苏晚棠在炖汤时口念玄奥咒语,引得天降甘霖。
这直接导致了两样东西在苏州城的身价打着滚儿往上翻:一是砀山梨,平日里寻常的果子,如今被抢购一空,品相好的简直能卖出金果子的价;二是上等的川贝母,药铺掌柜们乐得合不拢嘴,库存告急,连带着连带其他药材都沾光热销起来。
苏府那原本清幽的门庭,彻底变了模样。
朱漆大门前,车马络绎不绝,香车宝马几乎堵塞了巷口。各色华丽的轿子、马车停下,下来的不是绫罗绸缎的管家娘子,就是各府有头有脸的管事嬷嬷,手里捧着厚厚的礼单和更厚的情面。探病的、道贺的、攀关系的、求指点的…踏破门槛已不足以形容,门槛都快被踏平了!礼物堆满了偏厅,从名贵药材、滋补珍品,到绫罗绸缎、古董玉器,琳琅满目,几乎能开个小铺子。
来访者的目的却出奇一致——都想见一见那位“妙手回春”的苏小姐,或求个“苏氏甜汤”的精确方子,或想请她“略施妙手”看看自家的老病沉疴。
苏晚棠却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火上烤的咸鱼。
她只想窝在自己的“棠梨苑”里,安安静静地晒太阳、翻闲书、吃核桃仁,当个与世无争的富贵闲人(兼病秧子)。
这突如其来的盛名和喧嚣,对她而言简直是灭顶之灾!连空气里都充满了让她咸鱼灵魂躁动不安的因子。
李嬷嬷看她的眼神彻底变了。
往日里那份带着审视和规训的严厉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探究、惊疑不定,以及…一丝隐隐的敬畏。
仿佛她伺候的这位小姐,体内藏着什么了不得的、非人的力量。这眼神让苏晚棠后背发毛,比被她逼着抄《女诫》还难受。
父亲苏明远送走又一拨客人,回到书房,脸上虽带着被众人恭维的淡淡光彩,但眉宇间那抹忧虑却挥之不去。
他呷了口茶,对着夫人柳氏叹道:“夫人啊,棠儿此番…是福是祸,犹未可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名声…来得太猛了些。”
他担忧女儿被卷入不必要的漩涡,更担心这“奇才”之名会引来京城那边的目光。
“小姐,通判夫人又派人送帖子来了!” 茯苓捧着一摞几乎要挡住她视线的烫金请柬,愁眉苦脸地走进来,那请柬厚得像块砖,“这次是…是邀请您三日后过府赏花,说是务必请您拨冗指点养生之道…” 茯苓的声音越说越小,她也知道自家小姐最烦这个。
话音未落,只见贵妃榻上那位“神医”小姐,如同被抽掉了骨头,又像是突然被无形的重锤击中,“哎哟”一声,软绵绵地就倒了下去,整个人陷进柔软的锦垫里。
她一手扶着额角,一手虚弱地搭在心口,气若游丝,声音飘忽得如同下一刻就要断气:
“茯苓…不行了…我头晕得厉害…天旋地转…怕是…怕是昨夜又没歇好,心口也闷得慌…这风…这风一吹,骨头缝都疼…替我…替我好好回了通判夫人,就说晚棠感念夫人厚爱,实在是…病体沉疴,缠绵难愈,唯恐…唯恐过了病气给贵人,那便是万死难辞其咎了…实在…实在不敢叨扰…”
那虚弱劲儿,仿佛刚才倒下的动作已经耗尽了毕生力气。
内心弹幕疯狂刷屏:养生?养什么生!我只想躺平!谁爱当神医谁当去!这该死的“苏氏甜汤”,简直是咸鱼人生的绊脚石!社交?应酬?不!那是慢性自杀!
凭借着炉火纯青的“病弱”演技和打死不出门的坚定决心,苏晚棠成功地将自己重新塑造成一个“虽偶得良方却先天不足、体弱不堪、风吹便倒、实在无法见客”的神秘形象。
外界的喧嚣和狂热,被牢牢挡在了“棠梨苑”那道象征着“体弱需静养”的月洞门外。
然而,“苏氏甜汤”的神奇传说,却如同生了翅膀的种子,早已乘着南来北往的客商、官员家眷的信件,悄然越过了千山万水,稳稳地落入了京城那方更加波谲云诡的天地。
在某个朱门高户的深宅内院,或是在某处富丽堂皇的宫室角落,关于苏州苏家那位“身怀养生奇术”的“药罐子”小姐的流言,正被有心人轻轻地提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味或算计。
命运的齿轮,已在无人察觉处,悄然转动了一格。
喜欢懒妃的药膳日常:帝王天天来蹭饭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懒妃的药膳日常:帝王天天来蹭饭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