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风终于吹散了暑气,折府的庭院里,几株梧桐落了满地金黄,乐善与琼奴的身子总算彻底安稳下来。
先前折腾得人茶饭不思的孕吐歇了,两人的肚子渐渐显了形,穿起宽松的素色襦裙。走在院里时,腰间那圈柔和的弧度,像揣了团温软的棉絮,格外惹眼。
这日午后,阳光斜斜洒在庭院里,暖得正好。
折淙特意让人在葡萄架下搭了两张竹榻,铺着厚厚的软绒垫子。小几上摆着温好的酸梅汤,还有刚从冰鉴里取出来的梨片,切得方方正正,裹着一层淡淡的蜜霜。
琼奴靠在竹榻上,指尖轻轻贴着小腹,忽然低笑一声:“方才他动了下,许是也觉得这日头舒服。”
折淙坐在一旁,手里捏着卷兵法书,目光却没落在书页上,总黏在琼奴的肚子上。
见她发丝被风吹乱,伸手替她别到耳后:“今日风里带了点凉,要不要加件披风?”
琼奴摇摇头,刚要说话,就见管家匆匆从廊下过来,躬身回话:“郎君,夫人,杨郎君和杨夫人来了,带着范家夫人送的东西。”
琼奴忙要坐起身相迎,折淙已按住她的肩:“你坐着别动,我去接他们。”
没片刻,就见杨羡扶着乐善走进来,乐善的肚子比琼奴略显些,走得慢。杨羡一只手稳稳揽着她的腰,另一只手提着个描金食盒,脚步放得极轻。
“嫂嫂今日气色看着真好,比上次见时圆润了些。” 乐善笑着开口,声音清亮,没了先前孕吐时的虚弱。
琼奴拉着她坐在另一张竹榻上,两人并排靠着,都把一只手放在肚子上,指尖偶尔碰在一起,像在悄悄比谁的肚子更软些。
“你也比前些日子精神多了,” 琼奴看着乐善,眼里满是笑意,“先前杨兄整日愁眉苦脸,说你吃不下东西,如今总算能松口气了。”
杨羡在一旁听着,无奈地笑了:“可不是?前三个月她连粥都喝不下,我夜里都能醒好几回,如今总算能正常吃饭了。”
说着朝身后的青黛递了个眼色,青黛打开食盒,里面是一碟叠得整齐的桂花糕,米白的糕体上撒着细碎的金黄桂花,香气一下子漫开来。
“这是二姨让人送来的,说新采的桂花做的,不甜不腻,正适合你们现在吃。”
琼奴拿起一块咬了小口,桂花的清香在嘴里散开,甜意刚刚好,忍不住点头:“二姐姐有心了。前些日子大姐姐也让人送了安胎的药材来,说问了和安堂的刘大夫,炖鸡汤最补身子,我这几日正喝着呢。”
乐善也拿起一块,小口嚼着:“四姐姐昨日也给我送了些软糕,还说等咱们身子再稳些,约着一起去城外的别院小住,那里清净,正好养胎。”
正说着,郦娘子提着个蓝布包走了进来,布包上还绣着朵小小的玉兰花。“你们瞧瞧,这是我这几日赶出来的肚兜。”
她打开布包,里面躺着两件小衣裳,一件是鹅黄色,一件是天青色,针脚细密,上面还绣着灵动的莲花游鱼纹,鱼鳍上的线都绣得根根分明。
“用的是最软的细棉,浣洗了好几遍,不扎皮肤,等孩子们出生就能穿。”
乐善和琼奴凑过去,指尖轻轻摸着软布,眼底满是欢喜。
琼奴拿起鹅黄色的肚兜,笑着说:“娘的手艺还是这么好,这游鱼看着跟要游出来似的。”
郦娘子拍了拍她的手:“你们现在身子稳了,也该慢慢准备孩子们的东西了,往后我每日过来,教你们做些小鞋子、小帽子,也能打发些时间。”
杨羡和折淙站在一旁,看着她们娘仨说话,脸上都带着笑意。
折淙忽然拍了拍杨羡的肩:“下月我休沐,咱们带着她们去城外的温泉别院住几日?那里的温泉据说对有身子的好,还能散散心。”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把几个襟兄弟也喊上,正好秋日凉爽,让孩子们也跟着去秋游,热闹些。”
杨羡笑着点头:“好主意!晚些时候就让人去传话,让他们也提前空出时间。”
乐善和琼奴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连秋日的风都变得格外温柔。
阳光透过葡萄架的缝隙,洒下点点碎金,落在她们的襦裙上;竹榻上的桂花糕散发着清香,酸梅汤冒着淡淡的热气,整个庭院里,都浸着安稳又幸福的气息。
喜欢五福临门之:烟火长歌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五福临门之:烟火长歌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