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鸿”行动的尘埃落定,并未在夏小雨和薄斯年的日常生活中掀起过多涟漪。功劳与赞誉被封存在绝密的档案袋里,融入彼此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便已足够。生活的主旋律,依旧围绕着各自的事业、家庭的温暖以及对未来的擘画而奏响。只是,经历过生死边缘的协作,那份深入骨髓的信任与默契,让夏小雨在规划商业未来时,更加从容不迫,胆识也愈发宏大。
“春雨制药”和“霓裳服装”如同两台高效运转的印钞机,利润持续滚雪球般增长。军供订单的稳定性和品牌背书,让春雨制药在民用市场的拓展势如破竹,新投产的几种药品几乎占据同类市场的半壁江山。霓裳服装则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精准的市场定位,不仅在国内高端女装市场站稳脚跟,其副线品牌“流云”更是成功打入香江市场,赚取了可观的外汇。
庞大的现金流在夏小雨手中,并未沉迷于挥霍或简单的储蓄保值。她的目光,穿越了当下京都的繁华,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更远的未来。
一份来自上海的内部情况通报,引起了她的高度关注。通报中提到,国家决定加快魔都地区的开发开放步伐,将其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龙头。此时的魔都东浦,地图上还是一大片的农田、滩涂和零散的旧式厂房,与一江之隔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在绝大多数人还在观望、怀疑之时,夏小雨的心脏却剧烈地跳动起来。她脑海中浮现的是前世那座高耸入云、灯火璀璨的金融之城!
机遇!千载难逢的机遇!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组建了一个精干的考察小组,亲自带队飞赴魔都。站在东蒲尚且泥泞的土地上,看着规划图上那些粗线条勾勒的未来蓝图,听着当地干部充满激情却又带着不确定性的介绍,夏小雨心中已然笃定。
她动用了一笔巨额资金,通过新成立的“思雨置地”(取她和薄斯年名字的谐音,低调而寓意深远),以极低的价格,在东浦即将启动的核心区域,圈下了大片土地的使用权,主要用于开发未来集办公、商业和高端住宅于一体的综合项目。同时,她也在西浦传统繁华区域,收购了几处具有历史风貌、但亟待修缮的石库门建筑群,计划将其改造为精品酒店和文化艺术空间。
这一系列在外人看来近乎“疯狂”的投资举动,甚至引来了公司内部一些元老(如苏晓芸)的担忧。“小雨姐,那边现在还都是荒地啊,投入这么大,万一……”苏晓芸看着财务报告上划出的庞大数字,手心冒汗。
夏小雨站在办公室巨大的全国地图前,手指坚定地点在浦东的位置,目光灼灼:“晓芸,你看这里,对面是万国建筑,脚下是未来热土。国家意志在此,大势所趋。现在投入一分,未来回报十分、百分!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国家的判断,并走在所有人前面。”
几乎在布局东浦的同时,夏小雨的另一个决定再次让身边人愕然。京都一家老字号的国营手表厂——“红星手表厂”,因技术落后、款式陈旧、管理僵化,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濒临破产,数百工人面临下岗。主管部门四处寻找接盘者。
夏小雨亲自去手表厂考察。厂区里机器停转,工人眼神惶然,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红星”牌手表。然而,夏小雨却在那布满油污的老旧机床间,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几位老师傅,即使工厂如此境地,依然在小心翼翼地擦拭、保养着那些代表了国内曾经精密制造最高水平的仪器和设备,眼神里满是不舍与骄傲。
“精密制造……”夏小雨心中一动。手表的机芯,是精密加工的集大成者。未来的科技发展,无论是她隐约记得的计算机硬盘、医疗器械,还是更遥远的航空航天,都离不开精密加工技术!收购这家手表厂,不仅仅是挽救一个企业,更是为她未来的产业升级,埋下一颗关键的种子!
她力排众议,再次调动大笔资金,整体收购了红星手表厂,保留了所有愿意留下的老师傅和技术骨干,成立了“华芯精密仪器公司”。她没有急于让老师傅们继续生产过时的手表,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利用现有的精密加工设备和技术积累,转型为高端医疗器械(如春雨制药所需的分析仪器、注射泵等)和未来可能出现的“计算机”相关设备,提供高精度的金属零部件和微型传动结构加工服务。同时,设立研发部门,开始尝试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型高精度轴承的研发。
当晚,薄斯年回到家中,夏小雨正在书房的地板上铺开一张巨大的、标注着各种颜色和符号的全国产业布局图。魔都东浦的区块被标红,京都的制药、服装、新收购的手表厂位置清晰,南方深圳的服装加工点,甚至云南(她计划未来建立中药材GAP基地)也被纳入了视野。
薄斯年端着一杯茶,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妻子俯身在地图前,秀眉微蹙,眼神专注,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仿佛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在部署一场宏大的战役。他心中感慨万千,走过去,将茶递给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