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中,烛火摇曳。萧承煜和苏清砚围坐在一张古朴的木桌前,桌上摊开着一封泛黄的信笺。这是他们在化解上次危机后,从一位神秘人手中获得的信件。
这封信上的字迹...苏清砚的手指轻轻抚过纸面,眉头微蹙,似乎是用特殊墨水所写,只有部分内容可见。
萧承煜凑近观察:而且这些可见的文字也排列得毫无章法,像是被刻意打乱了顺序。
苏清砚突然站起身,快步走向书架:我想起来了!父亲生前曾教过我一种特殊的解密方法,或许能派上用场。
她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古籍,翻到某一页:琴谱解密法,将文字按照特定的琴曲节奏重新排列组合。
萧承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那就试试看。
苏清砚深吸一口气,开始低声哼唱一首古老的琴曲。她的手指随着旋律在信笺上移动,将文字按节奏重新排列。渐渐地,原本杂乱无章的文字开始呈现出意义。
有了!苏清砚突然停住,指着信上显现出的第一段文字:天启三年冬,太常寺琴正苏...这是我父亲!
萧承煜立刻凑近:继续往下看。
随着解密工作的深入,信中的内容逐渐清晰:
天启三年冬,太常寺琴正苏明远发现权臣李崇义与北狄密谋的证据。李崇义为掩盖罪行,勾结太常寺少卿张景明,伪造苏明远通敌书信。证据藏于...
苏清砚的手微微颤抖:原来如此...父亲当年是因为发现了李崇义的叛国证据才被陷害的。
萧承煜握住她的手:冷静,我们继续解密。
接下来的解密过程更加复杂。信件的后半部分似乎采用了双重加密,需要将文字投射到特制的网格上才能显现。
需要一张网格纸。苏清砚思索道,我记得父亲的书房里有一张...
萧承煜立刻起身:我去取来。
片刻后,萧承煜带回一张看似普通的网格纸。苏清砚小心翼翼地将信件覆于其上,透过网格的孔洞,隐藏的文字终于显现:
证据藏于太常寺古琴的琴身暗格中。琴现藏于李府西厢琴室。另有密账一本,记于...
苏清砚倒吸一口凉气:松风!那是父亲最珍爱的古琴,没想到竟被李崇义据为己有。
萧承煜目光锐利:这封信是谁送来的?能知道这么多细节...
苏清砚沉思片刻:信上说密账记于《乐府杂录》夹页,这本书...我记得是太常寺的典籍,现在应该还在藏书阁。
突然,门外传来轻微的响动。萧承煜瞬间拔剑,闪身到门边。门开处,赵统领神色紧张地进来。
将军,夫人,李府派人搜查全城,说是有重要物品失窃。属下怀疑他们是冲着这封信来的。
萧承煜冷笑:动作倒是快。清砚,我们必须立刻行动。
苏清砚迅速将解密后的内容抄录一份,原件则藏入贴身的暗袋:先去太常寺找那本《乐府杂录》,然后再想办法进入李府取琴。
三人趁着夜色离开密室。街道上,李府的侍卫正在挨家挨户搜查。他们避开主要街道,穿行于小巷之中。
太常寺的侧门处,一位白发老者已在等候。见到苏清砚,老者激动地行礼:小姐,老奴终于等到您来了。
陈伯!苏清砚惊喜道,您怎么...
老者低声道:自从收到那位大人的密信,老奴就一直在此守候。快随我来。
在陈伯的带领下,他们避开巡逻的侍卫,悄然进入藏书阁。尘封的书架间,苏清砚很快找到了那本《乐府杂录》。
在这里!她小心翻开书页,从夹层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
萧承煜接过翻看,脸色越来越凝重:这是李崇义与北狄往来的详细账目,时间、地点、交易内容...一应俱全。
赵统领低声道:有这些证据,足以定李崇义叛国之罪了。
苏清砚却摇头:还不够。信中提到的古琴中的证据才是关键。那应该是父亲当年收集的直接证据。
萧承煜合上册子:那就按计划,下一步去李府。
离开太常寺时,天色已近黎明。他们决定先回秘密据点稍作休整,再谋划如何进入守卫森严的李府。
据点内,苏清砚仔细研究着李府的布局图。突然,她指着西厢房的位置:这里有个后花园,围墙外是一条偏僻的小巷。我们可以从这里潜入。
萧承煜点头赞同:李崇义生性多疑,西厢琴室必定有重兵把守。我们需要一个调虎离山之计。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暗号声。赵统领开门,一名暗卫匆匆进来:将军,刚收到消息,李崇义明日要入宫面圣,李府大部分守卫都会随行。
萧承煜与苏清砚对视一眼,眼中闪过喜色:天赐良机!就定在明日行动。
次日午时,李崇义的仪仗浩浩荡荡离开府邸。萧承煜和苏清砚扮作乐师,跟随一队前往李府表演的艺人混入府中。
进入府内后,两人借故离开队伍,悄然向西厢房摸去。琴室门外果然只有两名守卫。萧承煜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轻轻一吹,一阵淡淡的烟雾飘向守卫。不多时,两名守卫便昏昏欲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