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京都街头,柳絮纷飞如雪。苏清砚独自走在城南的集市上,为茶寮采购新到的茶叶。自从与萧承煜共同经历生死危机后,她已许久未曾独自出门。今日萧承煜被召入宫中议事,她便趁机出来走走,顺便散散心。
这位姑娘,请留步。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清砚转身,只见一位身着素色长衫的女子站在茶摊旁,正含笑望着她。女子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眉目如画,只是眼角已有了些许细纹。
你是...兰芷?苏清砚迟疑片刻,突然认出了眼前之人。
清砚,果然是你!女子快步上前,眼中泛起泪光,十年了,我几乎不敢认你。
苏清砚手中的茶包险些掉落。兰芷是她幼时在琴院的同窗,更是苏家出事前最亲近的玩伴。当年苏家遭难,兰芷一家也受到牵连,被迫离开京都。她原以为此生再难相见。
你怎么会在这里?苏清砚拉着兰芷的手,声音微微发颤。
兰芷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跟我来。
两人穿过几条小巷,来到城南一处僻静的茶楼。兰芷要了间雅室,确认四下无人后,才关上门窗。
清砚,这些年你过得好吗?兰芷为苏清砚斟上一杯茶,眼中满是关切。
还好。苏清砚轻抿一口茶,苦笑道,至少活下来了。你呢?
我们一家流落江南,父亲病逝后,母亲带着我投靠了远亲。兰芷叹了口气,直到去年,我才辗转回到京都。
苏清砚注意到兰芷手腕上有一道狰狞的疤痕,不由皱眉:这是...
兰芷下意识地拉下衣袖遮掩:没什么,都是过去的事了。她突然正色道,清砚,我这次找你,是有重要的事情告诉你。
什么事?
关于当年苏家的事。兰芷的声音更低了,我父亲临终前告诉我,苏家被陷害一事,背后另有隐情。
苏清砚手中的茶杯一颤,茶水溅在桌上:什么隐情?
当年先帝驾崩前,曾留下一道密旨,要彻查朝中贪腐。苏大人作为太常寺琴正,手中握有一些关键证据。兰芷凑近苏清砚,有人担心事情败露,便先下手为强,构陷苏家谋反。
苏清砚呼吸急促起来:是谁?
具体是谁,父亲也不清楚。但他提到一个名字——寒松先生兰芷紧张地绞着手指,据说此人表面上是位隐士,实则是朝中某位权贵的谋士,专门负责处理见不得光的事。
寒松先生...苏清砚喃喃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名字,突然想起什么,等等,萧承煜曾提到过,他在追查一个神秘组织时,也听说过这个名号。
萧承煜?就是那位定北将军?兰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你与他...
我们...苏清砚脸颊微红,算是盟友。
兰芷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没有追问,继续道:还有一事。当年负责审理苏家案子的刑部侍郎赵大人,在案发后不久就暴毙了。我父亲怀疑,他是被人灭口的。
苏清砚心头一震。她记得这位赵大人,正是他在公堂上对父亲严刑逼供。若他真是被人灭口,那苏家的案子确实另有隐情。
兰芷,这些事你还告诉过别人吗?苏清砚紧张地问。
兰芷摇头:没有。我回京后一直在暗中打听你的下落,直到前日在茶寮外看到你弹琴,才确认是你。
你冒险告诉我这些,太危险了。苏清砚握住她的手,不如先跟我回茶寮暂住?
不行。兰芷坚定地拒绝,我还有事要办。清砚,你要小心。那些人势力很大,若知道你在查苏家的案子...
话未说完,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异响。兰芷脸色骤变,猛地推开窗户,只见一只黑猫从屋檐跃下。
虚惊一场。苏清砚松了口气。
兰芷却神色凝重:不,我们被跟踪了。她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塞给苏清砚,这是我父亲留下的,上面刻着一些线索。你收好,千万别让人看见。
苏清砚刚接过玉佩,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兰芷脸色大变:快走!后门!
两人刚冲出雅室,就见几个黑衣人从楼梯冲上来。兰芷一把推开苏清砚:分开走!记住,别相信任何人!
苏清砚被推得踉跄几步,回头只见兰芷已拔出一把短剑,与黑衣人缠斗在一起。她想上前帮忙,却被兰芷厉声喝止:走啊!
苏清砚咬牙转身,从后门冲入小巷。身后传来打斗声和兰芷的怒喝,她的心揪成一团,却不敢回头。穿过几条曲折的巷子后,她终于甩开了可能的追兵,靠在墙边大口喘息。
手中的玉佩冰凉刺骨。苏清砚低头细看,只见玉佩上刻着几行小字:寒松非松,琴中有钥。月圆之夜,旧院相候。
这是什么意思?苏清砚百思不得其解。当务之急是找到萧承煜,将今日之事告诉他。
天色渐暗,苏清砚绕了几条路,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匆匆向将军府赶去。刚到府门前,就见萧承煜正焦急地四处张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