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过临时驻扎的军营。苏清砚独自坐在篝火旁,手指轻轻抚过那张从茶寮带出的古琴。自从逃出京城已有三日,萧承煜的旧部李校尉将他们安置在这处隐蔽的山谷中。
琴面上还留着那日箭矢擦过的痕迹,苏清砚的指尖在伤痕处停留片刻,终于拨动了琴弦。
第一个音符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惊起了不远处树梢上的夜鸟。苏清砚没有停下,手指在琴弦上渐渐流畅起来。这是一首《幽兰操》,相传为孔子见幽谷兰花不为无人而不芳所作。琴音起初低沉徘徊,如同她此刻纷乱的心绪——对家族冤案的执着,对周焕势力的忌惮,对前路未卜的忧虑,还有...对萧承煜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琴音渐急,如诉如泣。苏清砚闭上眼,任由手指随心意而动。恍惚间,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雨夜,第一次在茶寮遇见萧承煜的场景。那时的将军满身肃杀之气,却因一曲琴音驻足。而后种种,茶寮相助,市井同行,直至今日生死与共...
小姐的琴艺越发精进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苏清砚睁开眼,看到福伯端着热茶站在一旁。
福伯还没休息?她接过茶盏,热气氤氲中掩饰了微微发红的眼眶。
老人叹了口气:听到琴声,想起老爷当年也常弹此曲。他望向远处将军的营帐,萧将军已经在那里站了许久了。
苏清砚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见到萧承煜的身影立在帐前,月光下看不清表情。她的手指不自觉地又在琴弦上拨动了几下。
老奴告退。福伯识趣地离开,留下两人隔空相望。
琴音再起,这次是一首《凤求凰》。苏清砚自己都没意识到为何会选这首表达爱慕之情的古曲。直到弹到一半,她才惊觉失态,急忙转调,却已来不及——
萧承煜大步走来,在她面前单膝跪下,目光灼灼:砚娘...
苏清砚的手指僵在琴弦上,心跳如擂鼓。她垂下眼帘,不敢直视那炽热的目光:将军...还没休息?
听到琴声,睡不着。萧承煜的声音比平日柔和许多,《凤求凰》...砚娘可是有心事?
只是...随手而弹。苏清砚耳根发烫,暗恼自己的失态。
萧承煜却突然伸手,轻轻按住了她微微发抖的手指:我听得懂。
简简单单三个字,却让苏清砚心头一颤。她终于抬起头,对上萧承煜的眼睛——那里面的坚毅依旧,却多了几分她从未见过的温柔。
这些日子,多谢将军相助。苏清砚轻声道,若非将军,我恐怕...
不必言谢。萧承煜打断她,其实我早该告诉你真相。
真相?
萧承煜深吸一口气:十年前,我曾在边关与你父亲有过一面之缘。
苏清砚惊讶地睁大眼睛。
那时我刚从军不久,奉命护送一批军饷。途中遭遇埋伏,是你父亲恰好路过相救。萧承煜的眼中浮现追忆之色,他不仅救了我,还指点我用兵之道。后来...听闻苏家出事,我曾暗中调查,却苦于没有证据。
苏清砚的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琴弦:所以将军来茶寮...
一开始确实是为了查证。萧承煜坦然道,但后来...他顿了顿,后来是因为砚娘你。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两人微红的脸庞。苏清砚感到胸口有什么东西在悄然融化。
将军可知道,我为何执意要查清此事?她轻抚琴弦,不仅是为了洗刷冤屈,更是因为...她的声音低不可闻,我害怕重蹈覆辙。
萧承煜眉头微蹙:什么意思?
苏清砚从琴底暗格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父亲在最后一封家书中提到,他发现朝中有人私通敌国,而那人...似乎与皇室有姻亲关系。
皇室姻亲?萧承煜脸色骤变,周焕的女儿去年刚被立为太子侧妃!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如果周焕真是叛国者,而他的女儿又在太子身边...
我们必须尽快回京。萧承煜沉声道,但在这之前...他犹豫片刻,突然握住苏清砚的手,砚娘可愿听我一曲?
苏清砚还没反应过来,萧承煜已经接过古琴,略显笨拙地拨动琴弦。不成调的几声后,他竟然真的弹出了一段简单的旋律——《诗经·郑风》中的《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萧承煜低声吟诵,目光始终未离开苏清砚的脸庞。
苏清砚的心跳漏了一拍。这首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老诗篇,此刻从铁血将军口中吟出,竟有种说不出的动人。
曲终,萧承煜将琴轻轻放回她膝上:我琴艺粗陋,不及砚娘万一。但心意...是真的。
苏清砚的眼眶微微湿润。她重新抚上琴弦,这次弹的是一首《阳关三叠》——离别之曲,却也是约定重逢之音。
琴音在山谷中回荡,仿佛连呼啸的北风都为之静默。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夜色中,苏清砚轻声道:等此事了结,我为将军弹一曲完整的《凤求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