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堂内,此刻气氛有些紧张。
大堂一侧的诊榻上,躺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脸色青紫,呼吸急促,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声,身体还不时地抽搐一下。旁边一对年轻夫妻急得满头大汗,母亲更是眼泪直流,不停地喊着孩子的名字:“小宝!小宝你醒醒!”
一个坐堂大夫正在给孩子把脉,眉头紧锁,额头上也见了汗,显然束手无策。
王回春王大夫踱步过来,围观的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他走到诊榻前,瞥了一眼孩子的情况,又看了看之前那个大夫,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那坐堂大夫连忙起身,恭敬地汇报:“师父,这孩子是半个时辰前送来的,说是突然喘不上气,喉咙肿痛。我看了像是急喉风(急性喉炎),用了清热消肿的方子,针刺了少商、商阳穴放血,但……但情况不但没好转,反而更严重了!”
王回春闻言,脸色凝重了几分。他坐下身,仔细给小孩诊脉,又看了看孩子的喉咙和舌苔。
“脉象浮紧而数,舌苔薄白……确实是风寒外袭,痰热内蕴之象。”王回春沉吟道,“但为何常规疗法无效,反而加重?”
他思索片刻,对伙计吩咐道:“取我的金针来!再准备皂角末吹鼻!”
伙计连忙照办。王回春接过细长的金针,准备在孩子胸前的膻中、天突等穴位下针,试图宣肺通气。
叶天混在人群里,看得直皱眉。他从小孩的气色和呼吸声判断,这根本不是什么普通的急喉风或者风寒!小孩的印堂处隐隐发黑,呼吸中带着一丝极其微弱的腥甜之气,这分明是中了某种阴毒!而且毒性正在快速向心脉蔓延!
王回春的治疗思路是疏通风热,对于阴毒来说,简直是火上浇油!那皂角末吹鼻,更是强烈的刺激,搞不好会直接导致喉头痉挛,让孩子瞬间窒息!
“住手!”眼看王回春的金针就要落下,叶天也顾不得许多,大喝一声,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这一声大喝,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王回春手一抖,金针差点扎歪。他恼怒地抬起头,看向声音来源,见是一个穿着寒酸、满脸焦急的陌生年轻人,不由得怒道:“你是何人?在此大呼小叫,惊扰病人!”
那对年轻夫妻也疑惑地看着叶天。
“王大夫,你诊断错了!”叶天快步走到诊榻前,语气急促,“这孩子不是风热闭肺,是中了阴寒之毒!你再按风热治,会出人命的!”
“胡说八道!”王回春气得山羊胡都翘了起来,“哪里来的黄口小儿,敢在济世堂大放厥词!什么阴寒之毒,简直是荒谬!我行医四十载,难道还不如你?”
周围的病人和伙计也纷纷指责叶天:
“这小子谁啊?敢质疑王神医?”
“肯定是来捣乱的!”
“快把他轰出去!”
叶天没理会众人的指责,伸手就要去探孩子的脉搏。王回春一把拦住他:“你想干什么?不准碰我的病人!”
“你再耽误下去,孩子就没了!”叶天也急了,声音提高八度,“你看他印堂发黑,呼吸带腥,这是中毒的迹象!必须立刻解毒!”
那孩子的母亲听到“没命”两个字,吓得几乎晕厥,父亲则半信半疑地看着叶天,又看看王回春,不知所措。
王回春被叶天当众顶撞,颜面尽失,厉声道:“狂妄小子!你说中毒,中的什么毒?有何依据?若是信口雌黄,耽误了病情,你担待得起吗?”
“中的是一种叫‘寒蛛涎’的阴毒!”叶天斩钉截铁地说。这是老头子医书里记载的一种罕见毒物,通常生长在极阴之地,其毒液带有阴寒属性,中毒者症状与风热极似,但本质迥异。“孩子今天是不是去过潮湿阴暗的地方,比如地下室、废弃的房屋或者树林深处?”
孩子父亲闻言,猛地一震,脱口而出:“对对对!今天上午我带小宝去郊区一个废弃的防空洞玩来着!出来没多久他就说不舒服了!”
这话一出,王回春的脸色顿时变了。周围质疑的声音也小了下去。
叶天不再理会王回春,趁着他愣神的功夫,一把推开他的手,迅速搭上了孩子的脉搏。果然,脉象深处有一股阴寒凝滞之气!
情况危急!叶天立刻从随身帆布包里(他习惯性背着包)掏出一个小瓷瓶,正是昨天给赵雅用过的“纯阳丹”!虽然用这等丹药解“寒蛛涎”之毒有点大材小用,但此刻救命要紧!
他倒出一颗丹药,对孩子的父母说:“相信我,把这药给他喂下去,能解毒!”
孩子父母此刻已经六神无主,见叶天说得如此肯定,又联想到他刚才准确说出了孩子去过防空洞,下意识地选择了相信。母亲颤抖着手接过药丸,小心翼翼地喂进孩子嘴里。
王回春想阻止,但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他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诊断了。
药丸入口,化作津液流入。叶天同时运指如飞,在小孩胸口、后背几处要穴连点数下,帮助药力化开,驱散寒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