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检查更加严格,车辆进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进行了身份核查,车辆也进行了严格检查,连卡车的底盘都要仔细检查。
“欢迎同志们!”检查完毕后,基地的后勤处的一个女同志迎了上来,握着江雪的手,眼睛却亮闪闪地盯着卡车。
江雪和他们进行了交接,之后的事情就与江雪无关了。
基地里,江雪和押运人员被安排在一间临时宿舍休息,后勤处的同志特意叮嘱:“基地里的实验室和科研区是禁区,大家千万别乱走,有事随时叫我。”
江雪点点头,表面上乖乖待在宿舍,神识却早已悄悄探了出去。
她看到基地深处,几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穿着旧衣服,围着一台老旧的仪器讨论,桌上放着半碗没喝完的稀粥。
她看到士兵们的宿舍里,有的人手脚受了很重的伤,却依旧坚持训练。
她还看到仓库里,除了他们送来的物资,只剩下寥寥几袋陈米和几箱饼干,没有蔬菜,没有肉食。
中午吃饭时,基地用新送来的大米和猪肉做了饭。
江雪看着身边的战士们狼吞虎咽,心里却沉甸甸的。这点物资,对基地的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下午三点,押运队伍准备返程。
基地后勤处的同志送他们到门口,手里拿着一张需求清单,递给江雪:“江干事,这是我们基地的急需物资,麻烦你带给武司令。要是……要是有机会,能不能多给我们带点实验耗材?”
江雪接过清单,认真收好:“放心,我一定带到。”
返回中转基地的当晚,江雪坐在分配的单人宿舍里,捏着那张带回的需求清单。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实验用烧杯五十个”“低温温度计十支”“防冻药膏一百支”等等。
上面写的都是一些实验用品和药物,但是对于非常急需的粮食,却没有写。
接下来的几天,江雪一有空就隐身去了沙漠深处的各个基地。
她看到了基地里面简陋的设施,看到了科学家们吃不饱、穿不暖,但还是艰苦的进行实验,进行研究。
江雪看到了这一切,想到了就是这些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研究武器,研究出了原子弹、卫星等等,为国家建立了强大的防卫。
江雪也明白了,为什么这次需要的物资不通过陈兵来交易了。
一方面,这应该是保密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是国内复杂的情况导致的。
明白了这一切,江雪也没兴趣继续待在这里过苦日子了。
给武司令记忆修改了一下,江雪就离开了基地,但是后勤处江雪江干事的身份却保留了下来。
离开基地后,江雪没有马上回港岛。
而是趁着夜晚,隐身飞在半空中,神识铺开,精准定位到之前去过的二十多个深处基地。
夜风裹着她的身影,掠过沙丘,穿过峡谷,速度快得像一道闪电。
到了第一个基地外围,江雪悬在基地上空,手指一动,储物空间的门打开。
先是一袋袋雪白的大米、面粉从空中落下,堆在仓库旁的空地上,像两座小山。
接着是冻得硬邦邦的猪肉、牛肉,轻轻落在大米旁。
最后是空间里面的各种存放的仪器,有崭新的烧杯、精准的温度计、包装完好的试剂,还有几台小型的检测仪器,整整齐齐摆放在地上。
做完这一切,她没有停留,身影一晃,又朝着下一个基地飞去。
一个小时后,所有基地外围都放下了东西。
江雪悬在戈壁上空,身影化作一道流光,朝着港岛方向飞去。
天还未亮,304基地的巡逻兵小李第一个发现了异常。他握着步枪,沿着铁丝网巡逻时,突然看到不远处的空地上堆着几排整齐的木箱,月光下泛着金属的冷光。
“警戒!有不明物资!”小李的喊声瞬间打破了基地的寂静,值班的战士们迅速集结,端着枪呈战术队形围了上去。
“先别靠近,用探测仪查!”班长蹲在地上,打开随身携带的简易探测仪。
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打开最外层的木箱,里面竟是一袋袋雪白的大米。
再打开一个木箱,里面是包装完好的防冻药膏,盒身上印着外文。
最让他们震惊的是最后一个大箱,里面是几挺崭新的轻机枪,枪管泛着冷光,旁边还放着配套的子弹匣。
“这……这是真的?”小李拿起一挺机枪,重量和手感都远超他们现有的装备,激动得声音都发颤。
班长深吸一口气,立刻下令:“一部分人守着物资,一部分人搬回仓库。另外,马上上报!”
物资的消息立即传遍各基地,从营级到师级,再到负责西北基地的总指挥部,最后在天刚亮时,传到了京城。
京城,南海西侧的一间秘密会议室里,红木长桌两端坐着几位核心领导人。
“不用查了,肯定是江雪同志送的。”坐在主位的老人率先开口,语气笃定,“除了她,没人有能力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物资,更没人能精准找到所有秘密基地的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