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会议结束后,“深羿”项目正式进入了“受控深度研发”阶段。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更意味着整个研究范式、管理体系和价值导向的根本性转变。那束来自规则裂缝的微光,被小心翼翼地置于一个由伦理、安全与国家战略共同铸造的灯罩之中,既允许其继续探索未知,又严防其光芒失控蔓延。
抉择一:研究边界的“自我设限”
新的“伦理与安全监督委员会”迅速成立并行使职权。其首位外部委员,一位以严谨和道德感着称的哲学教授,在首次审核“深羿”二期实验方案时,便提出了一道尖锐的命题:
“你们计划将调控效应从15%提升到30%,甚至更高。我想请问,这个‘更高’的边界在哪里?是50%?80%?还是……近乎100%的绝对屏障?追求极限是科学家的天性,但在这里,我们必须思考,是否存在一个‘足够好’而非‘无止境’的阈值?超过某个临界点,技术带来的战略不稳定风险,可能会呈指数级增长。”
这个问题让季岚团队陷入了沉思。他们习惯于挑战极限,此刻却被要求主动划定边界。经过激烈辩论和委员会指导,项目组确立了 “渐进、可控、可逆” 的三原则。二期目标不再盲目追求衰减率的数值,而是重点研究效应的稳定性、响应速度、能耗效率,以及——至关重要的——“效应撤销的即时性与可靠性”。他们必须确保这面“幽灵屏障”能够随心所欲地开启和关闭,绝不能成为一堵无法控制的永恒之墙。
抉择二:技术路径的“主动分流”
在深入分析“幽灵面纱”原型的工作机理时,理论团队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那种应力诱导的时空微扰,似乎存在着两种可能的发展路径。一种路径偏向于对电磁波的“吸收”与“耗散”,效应相对温和,能量去向符合现有物理框架;而另一种路径,则显示出更强的“偏转”与“重构”特性,其能量守恒关系出现了极其微妙的、现有理论难以完美解释的异常。
“这就像是同一个源头分出的两条溪流,”季岚向委员会汇报时比喻道,“一条流向我们可以理解的湖泊,另一条……可能通向未知的地下暗河。”
委员会经过慎重评估,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富有远见的决定:主动进行技术路径分流。
路径A(“白洞”路径): 集中大部分资源,专注于研究和发展那种效应相对温和、能量去向清晰、更易于理解和控制的“吸收/耗散”模式。这条路径被视为近期可能实现工程应用的主攻方向。
路径B(“暗河”路径):仅保留极少数顶尖理论学家和实验学家,在最高安全防护下,以极低强度、极高监控级别,对那种更具“偏转/重构”特性的异常现象进行纯粹的基础性探索。其目的不是应用,而是理解,是预警,是绘制出那片未知领域的危险边界。
这个抉择,体现了持灯者们最大的谨慎与智慧——不因恐惧而完全封闭未知,也不因好奇而盲目深入,而是有选择、有控制地接触和理解风险。
抉择三:人才的“金丝鸟笼”
林雪主导构建的“绝对防火墙”开始运转。所有“深羿”核心研究人员,都进入了一种近乎与世隔绝的“保护性隔离”状态。他们的对外通讯受到最严密的监控和过滤,社交活动被极大限制,甚至连与719厂其他非相关项目组的交流,都需要经过特殊审批。
这像是一个由荣誉和责任编织的“金丝鸟笼”。一位年轻研究员在得知自己入选“深羿”二期时,既感到无比自豪,也对即将失去的“自由”产生了瞬间的犹豫。他的导师,一位参与了“后羿”计划的老工程师,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说了句:“小子,能在这里烦恼,是你的幸运,也是你的使命。”
陈北玄亲自与每一位核心成员进行了单独谈话,坦诚地告知了项目的极端重要性与伴随的终身责任。没有强迫,只有选择。令人动容的是,无人退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触碰的是什么,也清楚地知道,为何必须如此。
抉择四:战略的“静默播种”
与此同时,陈北玄起草的那份绝密战略评估报告,被送达了最高层级。汇报在一个无法被任何技术手段窥探的绝对安全环境中进行。陈北玄用最凝练的语言,阐述了“深羿”的突破、潜力与风险。
最高层的决策同样迅速而富有远见。没有急于将“幽灵屏障”列入某个具体的装备发展时间表,而是批准了一项名为 “静默播种” 的长期战略。
该战略要求719厂:
1. 以最高保密等级,持续推进“深羿”的受控研发,尤其是相对安全的“路径A”。
2. 开始秘密进行相关技术的人才梯队建设和基础工业能力储备,但绝不启动任何形式的工程型号研制。
3. 同步开展涉及国际法、战争伦理、军控谈判的前瞻性研究,为未来可能的技术应用提前构建规则框架。
4. 将“深羿”视为一项关乎国运的 “战略储备技术” ,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慑。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示人,更不首先使用。
这一定位,赋予了“深羿”项目一种超然的地位。它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如同一种深埋于国家战略土壤中的“种子”,静静等待最适合它破土而出的时机,或者,永远沉默地作为最后的底牌。
当所有这些沉重的抉择一一落定,陈北玄再次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夜色深沉,厂区的灯火依旧明亮,但与以往不同,他知道,在那片光海之下,有一簇最为特殊的光芒,正被无数双警惕而坚定的手共同守护着,在规则与伦理的灯罩内,安静而执着地燃烧。
持灯者们已经做出了他们的选择。他们选择点亮灯火,同时也选择了亲手打造最坚固的灯罩,选择了背负着影子的重量前行。这条路注定孤独而漫长,但他们相信,唯有如此,当人类真正需要借助这束光穿越黑暗时,它才能照亮前路,而非引火烧身。
新的篇章,在极致的小心与坚定的探索中,缓缓翻过。
喜欢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