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麒麟”平台在国内部队的试用反馈不断优化、小批量生产稳步推进之际,一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议题,被摆上了高层会议的桌面——“麒麟”平台及其衍生型号的对外军贸可能性。
这并非空穴来风。随着“麒麟”项目有限信息的逐步释放,以及其在极端环境测试和部队试用中展现出的卓越性能(尽管细节保密,但一些宏观特点和优势难以完全掩盖),国际军火市场和一些与中国关系友好、且有装备更新需求的国家,已经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几个传统上购买中国武器装备的国家,更是通过外交和军方渠道,进行了非正式的探询。
总装备部牵头,召集了外交部、商务部、国防科工局以及719厂的代表,召开了一次关于“麒麟”军贸出口可行性的内部研讨会。陈北玄作为技术总师,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的气氛谨慎而复杂。
商务部的一位司长首先发言,他强调了军贸的战略意义:“……军贸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是国家战略的延伸。成功的军贸可以巩固盟友关系,获取宝贵的外汇,分摊研发成本,并能通过用户的实战检验,反哺我们自身装备的发展。‘麒麟’如果能够走向世界,其意义将十分重大。”
但他的话立刻引来了负责装备安全的官员的强烈担忧:“‘麒麟’集成了我们大量最新的技术成果,包括电传动、新型复合材料、先进车辆电子架构等。这些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一旦出口,存在技术扩散和被仿制的巨大风险!甚至会危及我们自身的战略优势!”
外交部的代表则从地缘政治角度提出了考量:“向哪些国家出口?出口何种配置?这需要极其精细的政治和外交权衡。必须避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引发不必要的军备竞赛和国际舆论压力。”
争论的焦点,迅速集中到了两个核心问题上:一,能否出口?二,如果能,出口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陈北玄身上,等待着他从技术角度给出关键意见。
陈北玄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各位领导,从技术层面看,‘麒麟’平台确实具备对外出口的潜力。其模块化、通用化的设计理念,本身就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了可能。”
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技术梯度释放与配置差异化”。
“我们不必,也绝不能将最顶级的‘麒麟’和盘托出。”陈北玄解释道,“我们可以基于同一个平台,开发出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安全等级需求的 ‘出口型’配置。”
他在白板上画出了一个金字塔形的出口策略构想:
· 基础型(低配): 面向预算有限、关系稳固的友好国家。可保留“麒麟”优秀的底盘机动性和基本防护,但动力系统采用降级的传统机械传动或简化版电传动,火控系统采用成熟可靠的上一代技术,信息系统进行适当简化。确保其性能优于市场同类产品,但核心敏感技术得到有效保护。
· 增强型(中配): 面向有较强支付能力、战略地位重要的伙伴国家。可以提供性能适中的电传动系统,配备经过优化的复合装甲,火控和信息系统达到国内自用版本几年前的水平。使其具备较强的战斗力,同时技术风险可控。
· 合作开发型(高配/特殊): 针对极少数核心盟友或存在特殊共同安全需求的国家,不直接出口整车,而是基于平台进行特定任务模块的联合开发,或者授权其在本国组装部分非核心部件。这种方式既能深化战略合作,又能最大限度保护核心技术。
“同时,”陈北玄补充道,“我们必须建立严格的终端用户协议和技术保护机制。通过硬件加密、数据链锁定、定期校验等方式,防止装备被第三方拆解、复制或用于未经授权的领域。”
他的阐述,为“麒麟”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条清晰且相对安全的路径。既看到了军贸带来的战略和经济效益,又没有忽视潜在的技术和安全风险,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了有效的规避。
会议最终达成初步共识:原则同意启动“麒麟”出口型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方案设计,但具体出口对象、时机和配置,必须由最高层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利益,进行逐案审批。
走出会议室,周卫国既兴奋又担忧:“小陈,这要是真能出口,咱们厂可就……”
“厂长,这条路必须慎之又慎。”陈北玄语气凝重,“‘麒麟’出口,不仅仅是卖产品,更是展示国家的技术实力和战略信誉。我们既要让它成为友好国家的‘定心丸’,也不能让它成为潜在对手的‘技术样本’。这其中的分寸,需要极高的智慧来把握。”
“麒麟”走向世界的门槛,已然出现。这扇大门背后,是广阔的全球市场、复杂的国际博弈以及更加严峻的技术保护挑战。能否成功跨越,不仅考验着“麒麟”本身的技术魅力,更考验着这个东方古国在崛起过程中的战略定力与智慧。一条全新的、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征途,正在前方缓缓展开。
喜欢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