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结束后的气氛,与初来时已截然不同。阿卜杜勒亲王没有立刻表态,但在离开会议室,前往车队的过程中,他特意放缓脚步,与周卫国和陈北玄又多交谈了几句,内容不再局限于技术,而是稍稍涉及了719厂目前的状况和产能潜力。虽然语气依旧保持着王室成员的矜持,但那份审视般的傲慢已经淡化了许多。
送走外宾和部里领导后,周卫国站在厂部门口,望着远去的车队扬起的尘土,久久没有动弹。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斑驳的水泥地上。他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言,有刚才答辩成功的短暂兴奋,但更多的是一种悬而未决的焦虑。
“厂长,外面风大,回去吧。”陈北玄在一旁轻声提醒。
周卫国恍若未闻,过了好几秒,才重重地叹了口气,转身拍了拍陈北玄的肩膀,力道很大:“小陈,今天……多亏了你!”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一句。他知道,如果没有陈北玄临场那惊艳的表现,719厂连这最后一丝被人正眼看待的机会都不会有。
两人沉默地走回办公楼。周卫国没有回自己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厂里仅有的一部老式摇把电话机所在的通讯室,他需要等待,也需要主动询问。
这一等,就是两天。
这两天,对整个719厂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煎熬。工人们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有外国大官来看厂子了”、“厂里好像搞了个新方案”之类的小道消息已经不胫而走,在绝望的死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微弱的涟漪。希望渺茫,却足以让人心浮动,各种猜测和议论在车间、食堂和宿舍区蔓延。
陈北玄则利用这两天时间,将自己关在资料室里,进一步细化《沙漠之狐》的方案,将答辩时提到的一些思路落实成更详细的图纸和工艺说明。他清楚,如果机会真的来临,准备越充分,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第三天下午,当夕阳再次将天边染红时,通讯室那部沉寂了许久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了起来!
守在那里的周卫国几乎是扑过去抓起了听筒:“喂?我是周卫国!”
电话那头,传来了他老战友张副局长压抑着激动的声音:“老周!你们……你们他娘的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周卫国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握听筒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老张,快说!情况怎么样?”
“阿卜杜勒亲王对他们那个‘沙漠之狐’的方案非常感兴趣!认为其思路独特,成本控制极具吸引力,而且……”张副局长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一些,“而且那个叫陈北玄的年轻人,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周卫国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腔:“那……订单……”
“别急!听我说完!”张副局长打断他,“感兴趣归感兴趣,但萨勒曼人也不傻,不会仅凭一个方案和一番答辩就下订单。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
周卫国的呼吸一滞:“什么条件?”
“他们要求,719厂必须在45天内,制造出一辆完整的、达到方案设计指标的‘沙漠之狐’样车!45天,从今天开始算!”张副局长的语气变得极其严肃,“45天后,萨勒曼方面会派出专业的军事测评团队,在我们指定的场地,对样车进行全面的、严格的测试!包括机动性、火力、防护、可靠性,全部要按照接近实战的标准来!”
周卫国感觉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冲头顶。45天!造一辆魔改坦克!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光是那些非标零件的加工、各个系统的整合调试,正常周期至少需要半年!
“还有,”张副局长的声音继续传来,如同重锤敲击在周卫国心上,“测试成功,萨勒曼王国将立刻签署首批50辆的改造合同,合同总额800万美元!并预付5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
800万美元!在2000年,这对于一个濒临破产的三线厂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是足以起死回生的强心剂!
周卫国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喜讯,张副局长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如坠冰窟:“但是!如果测试失败,或者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拿出样车……那么,719厂不仅需要自行承担所有研发成本——当然,你们现在也没什么成本可言——更重要的是,必须无条件、彻底地退出军工生产领域!部里会立刻启动清算程序,再无转圜余地!”
电话两头都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这是一个赤裸裸的赌局。赌注是719厂全部的未来!不接,厂子马上破产清算;接了,成功了,则凤凰涅盘;失败了,则万劫不复,连苟延残喘的机会都没有。
“老周……”张副局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忍,“这个条件太苛刻了,我知道。你们可以不接,部里也能理解……毕竟,45天,这根本就是……”
“我们接!”
周卫国猛地打断了他的话,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破釜沉舟的决绝!他甚至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在这一瞬间做出了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