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虽暂退,但阴云并未从襄阳城上空散去。思汉飞退兵三十里扎营,旌旗招展,显然在酝酿最终攻势。而城内地脉的波动愈发剧烈,源自地底深处的阴寒死寂之感如同冰水般渗透上来,几处古井已渗出带有腐蚀性的黑水,昭示着封印已到了崩溃边缘。
城头之上,气氛凝重。沈墨盘膝调息,脸色苍白。方才引动信念之火的一击消耗巨大,但更让他心神不宁的,是怀中的玉虚令正疯狂指向城下幽冥之门,而体内水、土、金三行之力与那新得的信念之火(可视为火行雏形)虽强,却总感觉缺了最关键的一环,无法圆融贯通,形成真正的循环。那缺失的,正是代表生机与成长的——木行!
“沈兄弟,接下来该如何?”郭靖走上前,声音沉重。
沈墨睁开眼,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郭靖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他之前一直将寻找遗刻的目光投向外界,却忽略了最近的地方。玉虚令此刻传来的感应,除了指向地底,竟还有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比纯正的生机之意,萦绕在……郭靖身上!
是了!郭靖镇守襄阳数十载,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信念,早已与这座城池的气运相连。他本身,就是这座城、乃至这片土地“生机”的象征!那第四块木行遗刻【青帝长生】,并非以实物形态存在,而是以其道韵,与郭靖这般承载了此界希望气运的人物产生了共生!
“郭大侠,”沈墨缓缓起身,神情肃穆,“我或许找到了第四块遗刻的线索。它并非死物,其生机道韵,已与守护此城的信念融为一体。我需要您的帮助。”
郭靖闻言,虽不明所以,但毫不犹豫:“沈兄弟但说无妨,郭某万死不辞!”
“并非要郭大侠赴死。”沈墨摇头,“请郭大侠放松心神,回想您守护襄阳的初衷,感受这座城池的呼吸,将您那‘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守护信念,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郭靖虽觉诧异,但对沈墨无比信任。他闭上双眼,摒弃杂念,脑海中浮现出襄阳城的一砖一瓦,浮现出城中军民的面庞,浮现出自己半生坚守的誓言。一股磅礴、浩然、充满坚韧不屈生机的意念,自然而然地从他身上散发出来。这并非内力,而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力量,是历经战火洗礼而不倒的意志化身!
就在这股意念达到顶峰之时——
嗡!
郭靖周身,竟隐隐浮现出一层淡绿色的、充满生命气息的柔和光华!与此同时,沈墨怀中的玉虚令灼热到了极致,他体内的水、土、金三行之力以及那信念之火,仿佛受到了某种召唤,齐齐震动!
沈墨福至心灵,并指如剑,轻轻点向郭靖的眉心。他没有吸取任何内力,而是以自身为媒介,以北冥神功那沟通万物的特性,去引导、接引那弥漫在郭靖身上、与襄阳城气运相连的【青帝长生】道韵!
刹那间,一股浩瀚、温和、蕴含着万物生长、枯荣轮回之意的生机力量,如同春风化雨,涌入沈墨的体内!这力量并不霸道,却润物无声,迅速与他原有的三行之力及信念之火交融!
水生木,那【黑水玄罡】的滋养之力得到了最好的归宿;木生火,那信念之火在这勃勃生机的助燃下,变得更加凝实、光明;而土行【厚土载物】则稳稳地承载着这新生的木行之力,金行【玄金裂空】则在木气的滋养下,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灵动的锋锐!
五行循环,在这一刻,终于初步构建完成!虽然火行尚是雏形,木行也并非实体遗刻,而是道韵加持,但那种圆融贯通、生生不息的感觉,让沈墨的气息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原本消耗的内力竟在快速恢复,脸色也重新变得红润,周身气场变得无比和谐自然,仿佛与这片天地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五行归元……原来如此!”沈墨眼中精光湛然,他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并未暴涨多少,但对力量的掌控、对天地规则的感知,以及对自身功法的理解,都跃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北冥神功那“海纳百川”的真意,在这一刻才算是真正入门!
郭靖在那道韵离体后,微微晃了一下,但随即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仿佛某种沉重的担子被分担了出去,而他守护的信念却愈发纯粹坚定。他看向沈墨,感受到对方那截然不同的圆融气息,已知成功,眼中露出欣慰之色。
“恭喜沈兄弟!”萧峰、杨过等人也感知到了沈墨的变化,纷纷道贺。
沈墨却摇了摇头,目光再次投向地底,神色比之前更加凝重:“五行初成,只是第一步。我能感觉到,门后的存在因为五行归元的气机牵引,苏醒的速度更快了!必须立刻进入幽冥之门,找到那能够彻底点燃五行、使其圆满的‘神火’,方能彻底解决问题!”
他看向众人,决然道:“时机已到,我需立刻进入封印核心!”
众人知此事已无法阻拦,且沈墨五行初成,实力大增,或许真有一线生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