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古墓的危机随着幽冥尊者的陨落而暂时解除,但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与死寂,以及沈墨破境时引动的天地异象残留的威压,依旧萦绕在墓道之中,无声地诉说着方才一战的凶险。
“此地不宜久留。”小龙女擦拭着剑尖并不存在的血痕,清冷开口,“幽冥宗折损一位尊者,必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或许不敢再强攻古墓,但定会在外围布下更多眼线,甚至引来更强的高手。”
杨过点头赞同,他独臂挽了个剑花,将玄铁重剑负于身后,看向气息已然截然不同的沈墨,笑道:“沈兄,如今你伤势尽复,功力大进,正是返回襄阳,助郭伯伯一臂之力的时候!也让那些蒙古鞑子尝尝你这‘北冥造化功’的厉害!”
沈墨感受着体内那如同江河奔涌、圆融自在的全新力量,心中豪气顿生。他不再是那个需要人搀扶、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的伤者,而是真正拥有了在这乱世之中立足,甚至逆转乾坤的资本!
“好!我们即刻动身!”沈墨目光锐利,望向襄阳方向,“耽搁了这些时日,不知襄阳战况如何了。”
三人不再迟疑,由熟悉路径的丐帮弟子接应,沿着更加隐蔽的路线,悄然离开了终南山。这一次,或许是幽冥宗尚未反应过来,或许是忌惮古墓中能斩杀尊者的力量,一路之上,竟是出奇的顺利,并未再遇到任何拦截。
数日后,当那座巍峨雄壮的襄阳城再次映入眼帘时,三人的心都不由自主地沉重了几分。
眼前的襄阳,与半月前他们离开时已然大不相同。城墙之上,布满了战争留下的斑驳痕迹,巨大的石块砸出的凹坑,火焰焚烧过的焦黑,以及那密密麻麻、如同蜂窝般的箭孔,无不诉说着这里曾经经历过的惨烈战斗。城头之上,守军的旗帜依旧在飘扬,但士兵们的身影显得疲惫而紧张,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血腥与一种压抑到极点的氛围。
蒙古大军的营盘,如同黑色的潮水,将襄阳城围得水泄不通。一座座高达数丈的攻城塔楼如同巨兽般矗立,无数回回炮(配重投石机)如同森林般排列,更有数不清的士兵在营寨中穿梭操练,喊杀声隐隐传来,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看来,我们离开的这些日子,战事异常激烈。”杨过剑眉紧锁,眼中流露出担忧。
“进城再说。”小龙女言简意赅。
三人凭借高超的轻功和对地形的熟悉,避开蒙古游骑的巡逻,悄然从一处防守相对薄弱的城墙段,在守军接应下,攀上了城头。
他们刚一现身,立刻引起了守军的注意。
“是杨大侠!龙女侠回来了!”
“还有沈公子!他的伤……好像好了?”
守城兵士认出他们,疲惫的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纷纷让开道路,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开。
很快,得到消息的郭靖、黄蓉,以及正在城头巡视的萧峰,便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过儿!龙姑娘!沈兄弟!你们终于回来了!”郭靖见到三人,尤其是看到沈墨气息沉稳、面色红润,再无半分病容,古拙的脸上顿时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大步上前,重重拍了拍沈墨的肩膀,“好!好啊!沈兄弟,你果然吉人天相!”
黄蓉亦是妙目一亮,仔细打量了沈墨一番,嫣然笑道:“沈兄弟此番归来,可是脱胎换骨了?这身气度,连我都有些看不透了。”
萧峰更是直接,一把抓住沈墨的手臂,雄浑的内力微微一探,随即虎目圆睁,爆发出惊人的神采:“二弟!你这……你这内力?!浩瀚如海,深不可测!比之受伤前,何止强了十倍!那劳什子指力,当真被你化去了?!”他性情豪迈,感受最为直接,清晰地察觉到沈墨体内那如同脱胎换骨般的磅礴力量,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沈墨微笑着向众人抱拳:“郭大侠,黄帮主,大哥,劳诸位挂心了。晚辈侥幸,于古墓之中有所奇遇,非但化解了体内指力,武功亦略有精进。”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郭靖、黄蓉、萧峰何等眼力,自然明白这“略有精进”背后,定然是难以想象的凶险与机缘。不过此刻并非细问之时。
“回来得正好!”郭靖神色一正,指向城外蒙古大营,“你们看,蒙古人正在调动兵马,搬运器械,看这架势,最迟明日,必将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猛攻!这几日,他们日夜不停地以回回炮轰击城墙,又多次派兵蚁附攻城,虽然都被我们击退,但守军伤亡不小,城墙也有多处损毁,情势……不容乐观。”
众人顺着郭靖所指望去,果然见到蒙古大营中人喊马嘶,一队队精锐士兵正在集结,攻城塔和云梯被缓缓推向前沿,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笼罩全场。
黄蓉补充道:“而且,据探子回报,蒙古军中似乎来了几个番僧,地位犹在金轮法王之上,气息诡异,恐怕……并非寻常武人。”她话语中带着一丝隐忧,显然想到了幽冥宗,以及可能存在的、更高层次的敌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