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乔大哥!”沈墨拱手,心中一定。初步的同行约定,达成了。
两人不再多言,加快脚步,不多时便入了无锡城。
无锡城乃江南繁华之地,市井喧嚣,人烟稠密,与城外杏子林的肃杀截然不同。乔峰似乎对城中颇为熟悉,引着沈墨穿街过巷,并未前往丐帮分舵,而是径直来到一家临河而建、看起来颇为气派的酒楼——松鹤楼。
此时已近午时,酒楼内人声鼎沸。乔峰显然是此间常客,店小二一见是他,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乔大爷,您可有些日子没来了!楼上雅间一直给您留着呢!”
乔峰点了点头,带着沈墨径直上了二楼,进了一间清净的临窗雅间。窗外便是蜿蜒的运河,舟船往来,景色颇佳。
“先打十斤高粱酒来!再把你们店里的拿手好菜,尽管上来!”乔峰坐下,便对店小二吩咐道,豪气干云。
“好嘞!乔大爷您稍候!”店小二应声而去。
十斤酒?沈墨眼角微跳,虽知乔峰海量,亲耳听闻还是觉得震撼。
乔峰见沈墨神色,朗声笑道:“沈兄弟,可是被乔某的酒量吓到了?哈哈,无妨,你能喝多少便喝多少,今日你我有缘相识,更蒙你仗义相助,定要喝个痛快!”
“小弟酒量浅薄,只怕陪不好大哥。”沈墨苦笑,这倒是实话,他前世酒量也就一般。
“诶,酒不在多,在于心意!”乔峰摆手,显得毫不在意。
等待酒菜的间隙,乔峰的神色渐渐沉静下来,他为自己和沈墨各倒了一碗刚送上来的劣茶,目光望向窗外的流水,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
“沈兄弟,你博闻强识,洞察人心。依你之见,今日杏子林中,除了全冠清,还有何人……希望乔某倒下?”
他终于问出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显然,他并不傻,全冠清一人绝无如此胆量和能力策划这一切。
沈墨心中早有腹稿,知道这是展现价值、获取更深信任的机会。他沉吟片刻,手指沾了沾碗中的茶水,在桃木桌面上轻轻写下了两个字。
乔峰目光一凝,看向那两个字,瞳孔骤然收缩!
那两个字是——“慕容”!
“何以见得?”乔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慕容氏在江湖上名声显赫,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闻名,地位尊崇。
沈墨将手指上的水渍擦去,平静分析:“原因有三。”
“其一,时机。马大元兄弟被害不久,巧帮便生此大变,矛头直指大哥你。而据闻马副帮主的‘锁喉擒拿手’乃是绝技,江湖上能以此技杀他并嫁祸的,精通天下武学的慕容氏,嫌疑不小。”
“其二,动机。大哥若倒台,丐帮必乱。丐帮乃抗辽抗夏之中坚,丐帮内乱,谁最乐见?自然是意图光复大燕的慕容氏!他们巴不得大宋武林越乱越好。”
“其三,全冠清。此人虽有些能力,但背后若无足够分量的靠山和利益许诺,他岂敢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行此险招?寻常江湖势力,给不了他这份胆量和好处。而有能力、有动机、并能提供‘契丹血脉’这种隐秘信息的,慕容氏首当其冲。”
沈墨的分析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结合了原着信息和合理的逻辑推断,听得乔峰脸色连连变幻。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面上,好在控制了力道,只是发出一声闷响:“慕容复!好一个‘南慕容’!我乔峰与他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他竟如此歹毒!”
“大哥息怒。”沈墨劝道,“目前这只是小弟的推测,尚无实证。慕容氏在江南根基深厚,树大根深,我们需从长计议。”
乔峰深吸几口气,强压下心头怒火,看向沈墨的目光已然不同。这番分析,绝非普通读书人能有的见识,这沈兄弟,不仅仗义执言,心思竟也如此缜密!他此刻已完全将沈墨视作了可以推心置腹的智囊。
“沈兄弟所言极是!”乔峰沉声道,“是乔某冲动了。此事确需证据。”
这时,酒菜陆续送上。一大坛烈酒,几个海碗,还有满满的几大盘牛肉、烧鸡、时蔬。
乔峰拍开酒坛泥封,浓郁的酒香顿时弥漫开来。他先给自己倒满一碗,又给沈墨倒了小半碗。
“来,沈兄弟!”乔峰端起海碗,神情郑重,“今日杏子林中,若无你,乔峰纵有十张嘴,也难辩清白。此恩,乔峰铭记于心!这一碗,我敬你!”
说罢,仰头“咕咚咕咚”,竟将那一大碗烈酒如同喝水般一饮而尽!
沈墨看着自己面前那小半碗清澈晃荡的液体,闻着那辛辣的气息,暗自咬了咬牙。他知道,这碗酒,是男人之间的认可,是通往更深厚情谊的桥梁,不能不喝。
“乔大哥言重了!路见不平,理所应当!”他端起碗,学着乔峰的样子,一闭眼,也大口灌了下去。
烈酒入喉,如同火烧刀割,一股灼热的气流从喉咙直冲胃腹,呛得他连连咳嗽,眼泪都快出来了。
“哈哈哈!”乔峰见他这般模样,非但不以为意,反而开怀大笑,觉得这位智计百出的沈兄弟,此刻方显出几分年轻人的真性情,更加可亲可爱,“好!爽快!沈兄弟果然是性情中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