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一怔,随即明白过来:“你是说,人家吃的是肉,咱们喝的只是口热汤?”
丁伟点头:“能喝上这口汤就不错了。
比起李云龙那小子,这位苏排长可大方多了。”
孔捷愣了愣,随即摆摆手:“也对,喝汤总比饿肚子强,至少没白跑一趟。”
两人不再多言,指挥战士加紧清理战场,迅速将所有可用物资收拢完毕后,便率队撤离。
……
与此同时,苏墨带着队伍正朝新中村方向回撤。
由于人马都驮着大量战利品,行进速度慢了不少。
好在一路上还算顺利,没再遇上麻烦,终于平安进入了非敌控区域,安全基本有了保障。
就在这时,脑海中忽然响起系统的声音:
“叮,宿主完成选择,奖励已发放:小型兵工厂一座,超级小麦种子若干。”
“小型兵工厂:配备一条完整的M1加兰德步枪生产线,具备自主制造能力。”
“超级种子:基因改良型小麦种,生长期短,抗病虫害能力强,亩产高,营养丰富。”
“提示:该种子仅限于新中村周边十公里范围内种植,超出此范围将退化为普通麦种。”
M1加兰德步枪?
这可是二战时期美军的主力枪械!
这款上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半自动步枪,在当时堪称顶尖——结构可靠,适应性强,射击精度高,有效射程可达七百米;拆装方便,能连续击发,火力压制力极强。
唯一的缺点就是稍重了些。
但这点重量换来的战斗力,绝对值得。
苏墨心头一热:“这枪,真不赖。”
至于那超级种子……
晋西北这片土地,气候偏寒,土质贫瘠,历来种小麦产量低,虫害又多,百姓种粮极为艰难。
如今有了这种子,等于解决了大问题。
不过……为何只能在新中村周围十公里种?
他起初有些不解,但很快便反应过来。
原来如此。
苏墨微微一笑,心中了然。
系统设下这个限制,其实是用心良苦。
为了稳妥,为了隐蔽,更为了根据地的安全。
毕竟,这样的好东西一旦外泄,极易引来觊觎。
唯有控制范围,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聪明人一点就透。
他很快明白了系统的用意——不是限制,而是保护。
这超级种子绝非寻常麦种,生长期短、亩产惊人……可一旦落入鬼子手中,他们便能借此种出大量粮食,养活更多侵略者。
那样一来,本该造福百姓的良种反倒成了助敌之物,无异于为虎作伥。
所幸系统早有防备,限定了种植区域,从根本上杜绝了敌人窃取后大规模栽种的可能。
苏墨心中不禁感叹,系统的设计当真周全。
这一趟万家镇之行,收获颇丰。
一行人正浩浩荡荡朝着根据地新中村进发。
忽然,前方探路的战士快步跑回,来到苏墨面前报告:“排长,前面发现大批逃难的人。”
难民?
战乱年间,流离失所的百姓早已屡见不鲜。
全面抗战期间的大规模迁徙,被后人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人口流动之一”。
据史料记载,日寇侵华导致背井离乡者高达数千万,触目惊心。
这些逃难人群中,不仅有政界人士和爱国志士,还有商人、厂主、医生、工程师、教师、学生以及各类技术工匠。
而普通农民大多选择就近躲避,鲜少远走他乡。
其中尤以文化界群体为主——教书先生、学子、知识分子居多。
这些人见识广、思想敏锐,民族意识强烈,宁死不愿做亡国奴。
对他们而言,逃离沦陷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抗争。
换句话说,这群流民之中藏龙卧虎,不少人怀才抱艺,且满腔赤诚。
就在此时,苏墨脑中响起系统提示音:
【当前遭遇大量难民,请做出抉择】
【选项一:收容难民进入根据地,奖励《兵器大全》一部】
《兵器大全》:宿主掌握此书后,过往至今乃至二十一世纪的所有武器资料皆会铭记于心,各类装备性能特点一清二楚,便于随时调用。
【选项二:无视难民继续前行,奖励“铁石心肠”】
铁石心肠:获得此特质后,宿主将变得决绝冷酷,行事果决却毫无温情,六亲不认,视生死如草芥。
抗战选择系统再次给出两条路。
答案显而易见,苏墨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
他不愿成为一个没有血性的杀人工具。
他立即追问:“那批难民现在在哪儿?”
侦察员答道:“前方约两公里处,人数众多,估计有好几百。”
逃难之人往往结伴而行,彼此照应。
“带我去看看!”苏墨一声令下。
随即带着几名战士策马赶往现场。
骑马的他很快追上了这支迁徙队伍。
远远望去,人群绵延不断,粗略估算至少五百人以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