佬縂故意顿了顿,才缓缓道:“行,不过你小子别得意太早。”
“要是三个月后凑不够人,到时候可不只是发配去被服厂做饭那么简单了!”
李云龙咧嘴一笑:“是,保证完成任务!”
但他话锋一转:“不过佬縂,这三个月里,我们新一团的所有行动和缴获,能不能不汇报、不上交?您看这要求不过分吧?”
佬縂沉吟片刻:“可以。”
两人又随意聊了几句,快挂电话时,佬縂还不忘叮嘱一句:那面联队旗,必须尽快送回来!
他心里可是惦记得紧!
李云龙自然也明白这东西的价值——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块旧布,留着没用;可一旦交上去,那就是实打实的战功。
更重要的是,总部拿它能大做文章,既能鼓舞士气,也能狠狠打击曰军的精气神。
……
捌陆军总部办公室。
电话一放,刚才还一脸怒意准备问责的佬縂,脸上已经笑开了花。
旁边的总参谋长看得直发愣。
他只听了个大概,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转。
“佬縂,不是说要收拾李云龙吗?怎么反倒乐成这样?”
佬縂哈哈一笑:“这家伙打仗确实有两下子!”
“这一仗不但把坂田联队给打垮了,连他们的联队旗都弄到手了!”
联队旗?
那可是极难搞到的东西!
左参谋长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脸上也露出喜色:“哈哈哈,李云龙这回真是没让人失望!”
“那……还追究他擅自行动的责任吗?”
佬縂摆摆手:“暂时搁一边。
他自己立了军令状,三个月内要把新一团扩成五千多人的加强团!”
左参谋长一听,当场愣住,难以置信地看着佬縂:“您答应了?这李云龙是不是脑子发热了?”
“新一团在苍云岭拼完那一仗,一千多人只剩三百来个,能在三个月恢复满编就已经不容易了!”
“现在还要凭空多出四千多人,建个加强团?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佬縂背着手,语气平静:“我不管他怎么折腾,军令已下,三个月后要是见不到人,那就一起算账,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真到了那时候,就算李云龙没完成任务,佬縂也不会真动杀心。
毕竟舍不得啊。
顶多罚他去喂几天马,或者去炊事班烧火做饭,意思意思也就过去了。
……
新一团团部。
电话挂断后,李云龙笑呵呵地看向苏墨:“你小子厉害啊,提前就把上面的心思猜透了!”
“我现在算是逃过一劫,可接下来三个月,我去哪儿找五千号人?”
这不是小事。
要在短短九十天里拉起一支五千人的队伍,难度可想而知。
李云龙眉头皱成了疙瘩。
苏墨却一脸从容,慢悠悠地说:“团长,其实要实现这个目标,也不是完全没路可走。”
李云龙立刻来了精神:“快说,有什么主意?”
苏墨点点头:“要想迅速壮大队伍,我的建议是——化整为零,分散发展。”
……
各自为战,独立扩张。
这个思路,源自他对过往战例的深入琢磨。
由于《亮剑》剧情设定,李云龙的独立团在赵家峪遭遇大规模扫荡后伤亡惨重,便在此地休整。
部队采取了分散行动、各自发展的策略。
这样一来,在敌后根据地,捌陆军有了扩编的空间。
而李云龙又是个善于拉队伍、搞装备的狠角色,队伍分散到各个区域后,迅速壮大起来。
原本满员才一千多人的独立团,竟发展成了八个营共计七千人的大部队。
这就是“化整为零、自主发展”的实际成效。
因此,若要在三个月内组建一个五千人以上的加强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再次采用这种模式——分散力量,独立扩张。
李云龙听完苏墨的建议,沉思片刻,点头说道:“这主意不错!”
“苏墨啊,你脑子灵光,就这么干。”
事不宜迟,时间紧迫。
第二天一早,李云龙立刻召集全团各营各级骨干集合。
经历了苍云岭一战,各营各单位都已残缺不全。
排,是军队中最基础的作战单位,由若干班组成。
捌陆军实行三三制编制,一个连大约一百二十人,一个排则在四十人左右。
苏墨担任一营一连一排的排长,可眼下整个排只剩二十人,兵力折损过半。
李云龙站在队伍前,目光扫过众人,开口问道:“同志们,你们知道我李云龙最佩服什么动物吗?”
“是狼。
狼这东西,既凶又精,尤其是成群结队的时候,连虎豹见了都得绕道走。”
“从今天起,我要让所有小鬼子都知道,只要碰上我们新一团,就跟撞上了群狼一样,是一群会扑上去撕肉咬骨的恶狼!”
“在狼眼里,每一个敢叫阵的敌人,都是口中的猎物,最后都会变成牙缝里的碎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