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伯母便派人去请大姑姐下山。
大姑姐听闻霜儿来了,也没有继续住在山上。
这孩子,是在盛京时唯一为她说过话的叶家人。
当年她执意要和离,母亲和弟弟都坚决反对。
只有年纪还小的霜儿,脆生生的为她辩解,“那个男人打人,姑母不回来会被打死的。家里又不是养不起姑母,父亲为何不让姑母回家。”
当时姑母都感动得哭了。
她以为,叶家所有人都会嫌弃她。
特别是小侄女和弟妹。
因为她和离后直接影响的就是侄女将来的亲事。
哪里想得到,她最亲的母亲和弟弟,极力反对她和离。
而弟妹倒是没有说一句她的不是,小侄女还为她出头。
这些年,姑母一直记得叶凌霜的好。
后来,弟弟和母亲要把她送进寺庙的时候,弟妹赶紧派人送信回富阳老家。
伯祖母才把姑母接走了。
这些年,虽然老家没有盛京繁华。
可是姑母在老家倒也过得自在。
大房没有一个人嫌弃她。
相反小辈们对她还很恭敬。
姑母迅速收拾好行囊,便跟着来人下了山。
她很急迫地想要下山看看霜儿。
只是,霜儿也和她一样走了和离这条路。
她们姑侄的命怎么就这么苦,竟然会一样的命运。
想到此,姑母“呸”了一声。
霜儿的命运不会和她一样。
她已经听闻,霜儿马上就要成为豫亲王妃了。
她以后一定会前程似锦。
回到叶家,还未踏入大厅,就听到叶凌霜那熟悉又清脆的声音正和人说笑。
姑母加快脚步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厅中的叶凌霜。
叶凌霜瞧见姑母,眼睛一亮,连忙迎上去,拉着姑母的手,亲昵地说道:“姑母,您可算回来了,霜儿可惦记您呢。”
姑母眼眶泛红,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姑母也想你。”
她们有好些年没有见面了。
可是血浓于水,两人并没有隔阂。
这时,大伯母笑着开口:“大姑姐,这次在山上的日子也太久了些。霜儿难得回来,你们姑侄俩也好好聚聚。”
姑母点点头,“霜儿也到家多住些日子。”
叶凌霜亲热地挽着姑母的手,“那是当然,我和姑母也多年没有见面。”
两人并没有多年没见面的生疏。
说了许多话。
姑母最关心的还是叶凌霜的将来,“王爷对你可好?”
大伯母笑道:“妹妹你就放心吧!王爷对霜儿的好我们都看在眼里。”
姑母笑道:“这才几日,大嫂就看出来了啊?”
“是!王爷对我很好,姑母可以放心了。”叶凌霜笑道。
这要是在以前,叶凌霜以为,沈潇寒是想把她这个血袋子放在身边。
这些时日的相处,让她完全摒弃了这种想法。
沈潇寒应是真心实意想要娶她的。
姑母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终于松了一口气。
虽然如今的她,过得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的日子。
可是她还是不希望侄女走自己的老路。
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自己的身边,这一辈子也不会太孤单。
姑侄两个说了很久的话。
姑母也终于放下心来。
侄女的脸上没有一点烦闷。
她还怂恿姑母回去盛京。
在叶家,如今的话语权在母亲的手中。
姑母如今回去,也不用看叶老夫人和叶季文的脸色。
姑母拒绝了。
如今,她在老家就很好。
谁也不会给她看脸色。
乡下的人,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他们都婚嫁,看得是门户。
不管家里是不是有人和离了。
和离是因为过不下去了。
乡下在意的是娶了的媳妇能不能干,会不会与婆家一条心把日子过好。
和离的女人,如果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能有好些人家求娶。
姑母就有人来求娶。
只是,她不愿意再嫁。
无他,她好不容易从火坑里跳出来,又不小心跳入了另一个火坑。
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也没有什么不好。
接下来的日子,姑母与叶凌霜整日待在一起,两人谈天说地,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
姑母也从叶凌霜口中知晓了她在盛京的经历,心疼不已。
姑母听闻锦儿也要进京,更是高兴。
给锦儿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堂嫂阻止,姑母道:“我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给自己的小孙子一点心意而已,就不要推辞了。”
古某虽然自己不愿意回盛京。
可是孩子去盛京发展,她倒是很赞同。
只要是不打算一辈子在叶家村待下去。
去盛京会有很多机会。
又过了几日,叶凌霜一直陪着叶家人。
一家人其乐融融。
姑母没有提过母亲和弟弟半句。
叶凌霜也没有提起祖母和父亲。
她们不约而同权当没有这个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