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把豫亲王请来!”太后吩咐。
皇帝不愿意相信县主的预言,豫亲王可不会不信。
这事,就交给他去办。
不管会不会应验,都对太后没有坏处。
今日看县主的意思,也不是对寒儿完全无情。
派谁去都没有豫亲王去合适。
沈潇寒很快就进宫了。
母后宣叶凌霜进宫,他本就担心。
只是,后来叶凌霜得到母后支持,他就没有闯进慈安宫。
他想要娶叶凌霜,这两个人便必定会有交锋。
他相信叶凌霜有能力让母后对她放下成见。
果然,他得到的消息,是母后相信了叶凌霜的预言。
这是好事。
既然丰州会闹水患,他必定去走一趟。
果然,太后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立即动身,去丰州把百姓转移出来。”
沈潇寒扯了扯唇。
母后相信占卜,所以才会这么干脆就开始部署。
豫亲王如果自己主动去丰州,御史台会弹劾他为了讨女人欢心,竟然相信叶氏信口胡说的的无稽之谈。
可是如果是太后让他去,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太后只是心系苍生,防患于未然而已。
沈潇寒谨遵太后懿旨去治理水患,是大孝。
谁也说不得什么。
最多在背后说几句太后昏聩脑子不好使了。
没有人会质疑豫亲王的孝心。
丰州早晚是会闹水患的。
地势太低,洪水没有流出的渠道。
一下暴雨就会淹掉房子和农田。
沈潇寒早就打算去做这件事了。
如今就是很好的契机。
开凿一条河道出来,在这么短的时间是不太现实的。
不过,可以加固加高堤坝,这需要一大笔银钱。
沈潇寒道:“母后,加固加高堤坝所需银钱不是小数目,还望太后能劝说皇兄拨些库银。”
太后却道:“这一次是县主的预言,让她陪你一起去。”
只差说让叶凌霜出钱。
沈潇寒了然,母后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母后!县主只是个女子,她去丰州做什么?”
“这事是她开的头,她当然应该去帮助你一起把这件事办好。”
太后理直气壮。
“母后!你打的是让县主掏钱的主意吧?”
沈潇寒毫不犹豫指出太后的用意。
太后的脸色尴尬了一瞬。
很快就调整过来。
“这次出行,皇帝没有同意,如果用国库的银钱,还要去说服皇上,你确定能说服他吗?”
沈潇寒道:“治理水患这是朝廷的事,没道理让一个女子掏出银钱,母后是觉得让一个弱女子来扛起朝廷的重担,是大禹皇室该做的事吗?”
太后心塞,他这个儿子只要遇到叶氏的事就会和她杠。
太后问:“这次去丰州,所需费用不会少,你有这么多银钱吗?叶氏她是商户出身,手上的赢钱一定不会少。”
“儿子也不会自己出钱,更不会让县主出钱,母后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沈潇寒道。
他是去公干,不是去游玩。
还用私人的银钱去办事,母后真是想太多了。
太后的脸色挂不住了。
“哀家也会掏出银钱,你和县主也准备些,有何不可?”
太后的目的就是要让叶凌霜出钱。
她不介意自己先出点血。
“母后如果不相信丰州会发生水患,大可听过就是不必当真,也不用派儿臣去丰州了。”
沈潇寒半步不让。
叶凌霜愿意自己出银钱,那是她自愿。
可是太后逼着她出,没有这种道理。
太后见他油盐不进 ,于是问:“你打算如何让皇帝出这笔银钱?”
“不怎么打算,儿子直接去户部提银子就是。”
太后:……
豫亲王只要打着太后的名号,户部尚书不敢不给。
大禹朝除了皇帝,两个最有权势的人要开国库,户部尚书有几个脑袋也不敢阻拦。
太后没有再说什么。
她这个儿子说一不二的性子,太后还是知道的。
她不再和儿子争辩。
这还没成亲呢,就连财产都护上了。
太后道:“还是要在朝堂上讨论,不要让人抓了把柄。
私自动用户部银钱 ,就是太后也不想随便开这个先例。
沈潇涵寒这才点头,“这是自然,所需银钱我会在朝堂提出。”
朝廷该出的还是要出。
沈潇寒早就想好了法子。
如果那些百姓不愿意迁出来,那就用银钱当诱饵。
他们会愿意迁出来的。
太后也不再多说,“此去丰州,万事小心。”
“是!母后!”沈潇寒行礼告退。
他是无条件相信叶凌霜的话。
只是朝廷的那些老古董不会答应的。
皇帝此时正在召见户部尚书钱立成。
钱立成擦了擦冷汗。
真是阎王打架,他这个小鬼遭殃。
太后要银子,他怎么敢不给?
皇帝道:“如今国库紧张,外敌正虎视眈眈盯着大禹朝。边疆随时会开战,士兵们的粮草不能短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