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不计年,光阴在万象残骸——如今应称之为“青玄神界”的这片土地上,悄然流转。
林青玄初步炼化神国核心,在其最深处烙下属于自己的创造印记,虽只是建立了最基础的联系,远未达到如臂使指的完全掌控,但这无疑是点燃死寂废墟的第一缕星火。他与这片土地,与那枚布满了裂痕却顽强闪烁的核心,建立起了一种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微妙感应。
接下来的漫长岁月,他成为了这片新生神界最辛勤,也是最核心的“工匠”。昔日青玄道尊、青玄天帝的辉煌与权柄仿佛已是前尘旧梦,此刻的他,更像是一个开荒的农夫,一个修复古迹的大师,将全部的心神与力量,都投入到了这浩大无边的“重建”工程之中。
他以自身初步稳固的**神人境**修为为根基,以那缕珍贵的**创造本源**为核心驱动,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能量转化枢纽,源源不断地从周围相对平静的混沌虚空中,汲取着原始而狂暴的混沌之气。这个过程本身便充满了凶险,混沌之气属性杂乱,蕴含毁灭意志,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但林青玄凭借其高超的道境掌控力,以及创造本源那独特的“化腐朽为神奇”的特性,艰难地将这些混沌之气过滤、提纯、转化,化作蕴含着勃勃生机与造化之机的**创造神力**。
这创造神力,便是他修复神界的“工具”与“材料”。
他的工作细致入微,却又宏大至伟。
对于那纵横交错、如同大地伤疤般的巨大裂谷,他并非强行填塞,而是引动创造神力,如同最耐心的织工,从裂谷最底层开始,以神力为线,以土石法则为经纬,一点点编织、弥合断裂的地脉结构,重塑地壳的稳定性。这个过程缓慢得令人发指,往往耗费数年光阴,才能让一道较小的裂痕愈合如初。
对于那些彻底枯竭、如同干涸血管般的灵脉(如今或许应称之为**神脉**),他则像一位高明的医师,以创造神力为引,小心翼翼地疏通其中淤塞的死亡法则与破碎道痕,再以自身神力为“源血”,缓缓注入,温养那早已失去活性的脉络,刺激其重新焕发生机,恢复汲取和流转天地能量的功能。每成功复苏一条哪怕最细微的神脉,都能让一小片区域的神力浓度得到微弱提升。
对于天空中依旧混乱、时不时引发局部能量风暴的残缺法则,他更是需要耗费极大的心神。他端坐于神界中央,与那枚神国核心深度沟通,借助核心中残留的、关于万象神国完整法则结构的庞大信息碎片(尽管大多残缺不全),以自身创造法则为“粘合剂”和“修正液”,去梳理、修补、连接那些断裂的法则之线。这如同在修复一幅被撕碎、又被风雨侵蚀了无数年的庞大星图,需要无比的耐心、智慧以及对大道本质的深刻理解。
这是一个极其消耗心神与力量的过程。他常常因为过度透支,神魂之力枯竭,不得不陷入短暂的沉眠,依靠神国核心反哺的微弱生机与混沌气流中汲取的能量来恢复。每一次醒来,面对那几乎看不到显着变化的废墟,都需要以无比坚韧的意志,再次投入到这仿佛永无止境的修复工作中。
界灵“幽”始终陪伴在侧,它作为万象神国最后的意志显化,虽然力量因神国破碎而百不存一,但其拥有的关于神国结构、法则体系、乃至混沌见闻的古老记忆,对林青玄而言是无价的宝藏。它如同一个最博学的顾问,在林青玄遇到修复难题时,提供关键的思路指引,或回忆起某处关键节点的原始法则构型,避免了无数次的弯路与风险。
渐渐地,在这一点一滴、近乎愚公移山般的努力下,青玄神界开始发生了肉眼可见的、虽然缓慢却真实不虚的改变。
最初只有林青玄神力直接滋养的中央区域,那片焦黑死寂的土地上,冒出的零星绿芽开始蔓延,化作了一片片顽强生长的、蕴含着微弱神能的青草地。干涸的河床底部,重新变得湿润,继而汇聚起涓涓细流,虽然远未达到江河的程度,但那潺潺水声,在这片死寂了无数年的土地上,无异于最美妙的仙音。一些被林青玄点化的、最基础的土石、草木之灵,开始懵懂地诞生,它们形态稚嫩,灵智初开,如同初生的婴儿,为本就生机稀薄的神界,增添了一抹鲜活的色彩。
林青玄为这个新生的、正在艰难复苏的神界,正式定名为“**青玄神界**”。这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宣告,一种他将与此界共存亡的决心体现。
在修复神界的过程中,他对于创造法则的运用愈发纯熟精妙,对于力量本质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水到渠成地,他的修为从初入神人境,稳步提升,跨越了小成、大成,最终抵达了**神人境巅峰**,距离那更高的**真神境**,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遥。举手投足间,已能引动部分青玄神界之力加持己身,在这片相对偏僻的混沌虚空中,总算有了初步的自保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