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的饭桌上,气氛热烈得有些刻意。
秦岚特地从后勤处换了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做了苏晚晴最爱吃的红烧肉,油光锃亮,酱香扑鼻。她不停地往苏晚晴碗里夹菜,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晚晴,多吃点,你太瘦了。搞科研费脑子,得补补。”
一旁的陆振国端着酒杯,喝了一口,看着埋头给苏晚晴挑鱼刺的儿子,又看看温婉含笑的儿媳,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长风,晚晴在研究所的工作,你要多支持。她是咱们家的功臣,也是国家的栋梁。”
这是极高的评价。
陆长风手上的动作没停,将一筷子去了刺的鱼肉稳稳放进苏晚晴碗里,沉声应道:“爸,我知道。”
一家人其乐融融,唯独陆清瑶,端着饭碗,用筷子尖戳着碗里的米饭,一口未动。她身上那件米白色的西式套装与饭桌上缭绕的烟火气格格不入,脸上的表情,更是冷得像块冰。
秦岚看在眼里,心里叹了口气,夹了一块最大的肉放进女儿碗里:“清瑶,你也吃。刚回国,尝尝妈的手艺,看有没有退步。”
陆清瑶没有动那块肉。
她忽然放下了筷子。
瓷碗和筷子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饭桌上原本热络的交谈声,瞬间停了。
陆振国、秦岚、陆长风,三个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她身上。
陆清瑶无视了父母和兄长探寻的目光,她直直地看向对面的苏晚晴,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几分探究的弧度。
“嫂子。”
她开口,声音清脆,在这安静的饭桌上,每个字都异常清晰。
“下午在研究所,听你说起你的那位资助人,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她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放松,仿佛只是在聊家常,“我哥在信里提过,你家里还有一个在南洋做生意的叔叔,一直很照顾你。”
苏晚晴抬起眼,迎上她的目光,脸上带着浅笑,没有说话,等着她的下文。
陆清瑶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镜片反射着灯光,让人看不清她眼底的情绪。
“我常年在国外,对南洋各地的华人圈子,也算熟悉。尤其是那些做跨国贸易的商会,我导师和他们有过一些学术合作。”她顿了顿,问题如同一把淬了毒的匕首,精准地刺了出来,“不知你叔叔叫什么名字?主要做的是哪一行?说不定,我还能认识呢。”
这个问题一出,饭桌上的温度仿佛骤降了十几度。
秦岚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陆振国刚端起酒杯的手,也停在了半空,眉头微微皱起。
陆长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他搁下筷子,正要开口呵斥。
桌子底下,一只温热柔软的手,轻轻按住了他的手背,不轻不重地捏了一下。
陆长风动作一滞,他侧头看向苏晚晴,只见她对自己微微摇头,眼神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秦岚想打圆场,却发现自己无话可说。女儿的问题听起来合情合理,一个留学归来的博士,对自己嫂子的家庭背景感到好奇,再正常不过。她若是强行阻止,反而显得心虚。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了苏晚晴的身上。
这个致命的问题,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当着全家人的面,朝她兜头罩下。
看她如何回答。
苏晚晴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用餐巾擦了擦嘴角,动作从容不迫。她迎着陆清瑶审视的目光,脸上的微笑弧度没有丝毫改变。
“我叔叔为人一向低调,很少在那些商会圈子里走动。”
她的声音温和而平稳,像一股清泉,瞬间冲淡了饭桌上凝固的紧张气氛。
“他叫苏振华,早年是做药材生意的,后来自己建了实验室,专门研究一些新药。”
苏振华。
一个具体的名字被抛了出来。
陆清瑶的瞳孔,不易察觉地收缩了一下。她没想到对方会回答得这么干脆,连一丝犹豫都没有。
这还没完。
苏晚晴的目光转向陆清瑶,笑容里多了一丝亲近的意味。
“说起来,清瑶,你这次回国带的那个大包裹,就是苏叔叔托你转交的。”
这句话,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
陆清瑶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她确实帮家里从国外邮寄过一个包裹,是母亲在信里千叮万嘱的,说是给新嫂子的见面礼。她当时只当是些寻常的布料和营养品,并未在意。
苏晚晴竟然连这个都知道?
她怎么会知道!
苏晚晴没有给她思考的时间,继续微笑着说道:“包裹里的东西,有些还是他特地从你所在的国家采购的呢。我叔叔还在给我的信里夸你,说你在慕尼黑大学的生物化学领域,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信息量,越来越大。
陆清瑶的呼吸,开始变得有些急促。
苏晚晴仿佛没有察觉到她的异样,自顾自地说了下去,语气里带着几分感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