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林默在一种混合着期待与忐忑的心情中醒来。基地内部恒定的光线透过特殊材质的窗户柔和地洒入宿舍,驱散了夜晚的冷寂。简单的洗漱后,营养均衡、分量十足的早餐已经送达。他狼吞虎咽地吃完,感受着食物化作能量充盈着被神果改造过的躯体。
八点五十分,隔离室的门无声滑开。门外站着的并非何亮或李晓,而是一位穿着深蓝色修身训练服、身材挺拔、面容沉静的年轻人,看起来约莫二十五六岁,眼神清澈而专注,行走间步伐沉稳,带着一种内敛的气息。
“林默先生,你好。我是基地‘传功殿’的引导员,张政国。”年轻人声音平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气,“请跟我来,前往‘玄一静室’,为你进行《两仪采气法》的启蒙。”
“张政国?玄一静室?”林默点点头,压下心头的激动,跟着这位代号“张政国”的引导员走出了隔离区。
穿过几条明亮洁净、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合金通道,又经过几道需要身份验证的厚重门户,周围的氛围逐渐变得不同。空气似乎更加清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让人心神宁静的气息。最终,他们在一扇古朴厚重的木门前停下。木门上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只刻着一个巨大的、流转着淡淡微光的太极阴阳鱼图案。
“玄一静室”到了,张政国介绍道“玄一静室是采用灵石结合法阵打造的修炼室,因为现阶段灵气尚未浓郁,现世修炼只能采用灵石修炼”。
推开木门,一股更加浓郁、仿佛沉淀了岁月的宁静气息扑面而来。室内空间不大,布置简洁到了极致。中央只有一个低矮的、由某种温润玉石打磨而成的圆形蒲团。四周墙壁是深沉的墨色,上面镶嵌着无数细小的、散发着柔和星辉的晶石,如同将一片微缩的星空搬进了室内。地面光洁如镜,隐约可见复杂的能量回路在下方流淌。整个静室没有窗户,光线完全由墙壁的“星辉晶石”和地面的能量回路提供,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隔绝外界的独特空间。
“请坐于蒲团之上。”张政国示意道,他自己则恭敬地侍立在一侧,“稍后,将由‘周静湖’研究员亲自为你引导法门。”
话音刚落,周静湖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依旧穿着研究服,但神情比在分析室时多了几分肃穆与专注。她手中托着一个温润的玉匣。
“林默,准备好了吗?”周静湖的声音在静室中显得格外空灵。
林默深吸一口气,盘膝坐于那温润的玉石蒲团之上。蒲团接触身体的瞬间,一股清凉温润的气息便从尾椎骨升起,直透天灵,让他纷杂的思绪瞬间沉淀了不少。
“请闭目,凝神,放松身心。摒弃杂念,专注感受自身的存在。”周静湖的声音如同潺潺流水,引导着林默。
林默依言闭上双眼,努力将脑海中关于基地、关于未来的种种思绪压下。他尝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着胸腔的起伏,感受着血液在血管中奔流的声音,感受着皮肤下那股远超常人的力量在蛰伏……渐渐地,一种奇异的“内视”感开始浮现,仿佛意识沉入了身体的内部。
就在这时,周静湖打开了玉匣。匣内并非书籍或卷轴,而是一枚鸡蛋大小、通体浑圆、非金非玉的奇异晶体。晶体内部,仿佛有黑白二色的气流在缓缓旋转、交融,形成一个动态的、微缩的太极图景,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道韵。
“《两仪采气法》,乃采撷天地阴阳二气,调和自身,蕴养本源,铸就道基的无上法门。”周静湖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林默的心神之上。她双手捧着那枚奇异晶体,将其轻轻悬于林默头顶上方约三尺之处。
“法门精要,尽在此‘两仪道种’之中。以心印心,以神传法。摒除杂念,敞开心神,用心去‘看’,去‘听’!”
嗡——!
那枚悬浮的“两仪道种”骤然亮起!柔和而深邃的光芒洒落,将林默笼罩其中。与此同时,晶体内部那旋转的黑白气流骤然加速,化作一道道玄奥无比的信息流,并非文字,而是直接作用于灵魂的意念、感悟和能量运行的轨迹!
林默只感觉“轰”的一声!仿佛一道惊雷在意识深处炸开!
无数玄奥的意念、图像、感悟如同洪流般涌入他的脑海:
观想天地: 意念仿佛脱离躯壳,融入浩瀚虚空。感知到无处不在、却又无形无质的“气”。它们并非均匀分布,有的地方温暖活跃(阳),有的地方沉静阴凉(阴),如同天地间一张无形的、流动的巨网。
引气入体: 意念化作无形的触手,尝试捕捉、引导那些游离的、最温和的阴阳二气。并非强行掠夺,而是如同呼吸般自然,吸引它们靠近。
两仪归窍: 引导入体的阴阳二气,并非随意存放。意念需引导温暖活跃的阳气,阳气并非火焰般的灼热,而是一种充满生机的暖流沉入脐下三寸,一个被称之为“气海”的虚无空间;引导沉静阴凉的阴气,也非刺骨的寒冷,而是一种清冽的凉意汇入眉心深处,一个被称之为“祖窍”或“上丹田”的神秘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