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芬看着儿媳妇的表现,露出欣慰和骄傲的笑容。
她知道,自己的儿媳妇,早就不是当初只知道哭闹的小姑娘了。
肖芷涵有文化,有头脑,有担当,是这个家,也是院子里所有人的主心骨。
那个冬夜,家属院的灯火亮了一夜。
没人睡觉,大家都在为第二天的斗争做准备。
他们不知道,这场自发组织的维权行动,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他们只知道,为了家庭,为了生存,为了公平和正义,必须站出来。
这一夜,注定无眠。
肖芷涵回到家,看着丈夫顾言洲从首都寄回来的信,信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她抚摸着信纸,心里默默地说,言洲,你放心,家里有我,我们一定能渡过这个难关。
窗外的风雪似乎更大了。
但屋内的灯光,却显得明亮和温暖。
一场扞卫劳动者尊严的战斗,即将打响。
带领他们的,正是肖芷涵,这个来自后世,拥有超越时代智慧和勇气的女人。
她知道,这不仅是为了周红和高健,更是为了所有在时代浪潮中挣扎求生的小人物。
肖芷涵要为他们,争一个明天。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家属院里聚集了上百名被裁掉的工人及家属。
大家一夜未眠,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神情坚定。
他们手中拿着连夜整理出来的材料,上面记录着车间主任以权谋私、任人唯亲的证据。
高健、赵秀莲的丈夫等几个退伍军人被推选为代表,站在队伍最前面。
他们脸上带着军人特有的刚毅和决绝。
“大家记住,我们是去反映问题,不是去闹事。”
出发前,肖芷涵再次叮嘱,“要遵守纪律,听从代表指挥,不要冲动。”
“芷涵,你放心吧。”
高健点了点头。
“我们都是当过兵的人,懂规矩。”
周红拉着肖芷涵的手问:“芷涵,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吗?”
肖芷涵摇了摇头。
“我不是纺织厂的正式职工,身份不合适。”
她微笑着说,“而且,我相信你们。”
“我在家等你们的好消息。”
其实,肖芷涵有自己的打算。
她知道,仅依靠向厂领导反映情况,未必能解决问题。
肖芷涵需要一个更有力的外援。
送走维权的队伍,肖芷涵立刻骑上自行车,朝另一个方向赶去。
她要去市报社,找一位曾经认识的有正义感的记者朋友。
肖芷涵要把这件事通过媒体的力量曝光。
与此同时,高健带领的队伍来到了纺织厂门口。
他们没有喊口号,也没堵门,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等待厂领导出现。
但他们等来的,不是厂领导,而是保卫科的人。
带队的,正是和高健关系不错的赵建国。
赵建国看着眼前这阵仗,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高健,你们这是干什么?”
赵建国问,“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吗?非要搞这么大动静?”
“赵科长,我们也不想这样。”
高健说,“但是厂里欺人太甚,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
“我们要求见厂长,我们要一个说法!”
工人们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
赵建国看着这些曾经的同事,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是勤恳的老实人。
“你们先别激动。”
赵建国安抚众人,“我这就去给你们通报。”
他转身走进办公楼,心里在打鼓。
赵建国知道,那个车间主任是厂里一个副厂长的亲戚,关系很硬,厂长也得让他三分。
这件事,恐怕没那么容易解决。
果不其然,赵建国等了半天,厂长和副厂长都以开会为由,避而不见。
只见那个车间主任挺着啤酒肚,慢悠悠地从楼里走了出来。
他脸上带着轻蔑和嘲讽。
这个车间主任,正是之前在钱莉莉诬陷肖芷涵事件中,那个和稀泥的家伙。
他一直对肖芷涵身边的人心怀不满。
这次裁员,车间主任正好借机公报私仇,把高健、周红这些和他有过节的人,全都弄进了名单里。
他以为,这些工人不过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没想到,他们竟然敢联合起来反抗。
这让车间主任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
喜欢年代:穿书八零,军官老公动心了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年代:穿书八零,军官老公动心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