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拱门的瞬间,并非空间传送的眩晕感,而是一种更为奇特的“维度沉降”。
玄渊感觉自己的存在,仿佛从一张平面的画卷中被剥离,投入到了一个由纯粹几何结构与能量流构成的立体海洋。周遭不再是接引回廊那充满人造美感的厅堂,而是一片无边无际、由无数大小不等的银色立方体堆叠、旋转、重组形成的迷阵。每一个立方体表面都流动着细密如神经脉络般的能量纹路,发出低沉的、仿佛来自远古机械核心的嗡鸣。
空气中弥漫着高压能量的气息,带着金属加热后的独特臭氧味,以及一种…近乎严苛的“逻辑”压迫感。这里没有风,没有尘埃,只有永恒不变的能量循环与结构变迁。
“试炼回廊第一区间:秩序基座。”一个非男非女、毫无情感可言的合成音在空间中回荡,来源无法定位,“试炼目标:解析并复刻基础能量回路‘坚韧’、‘流转’、‘共鸣’。时限:三个标准周期。失败条件:能量回路构建错误超过三次,或超时未完成。”
话音落下的瞬间,玄渊前方虚空中,三个由纯粹光芒构成的、极其复杂的立体符文缓缓浮现。它们并非静止,其内部的光流以特定的规律脉动、穿梭,蕴含着某种 foundational 的秩序真意。
“上来就是硬骨头啊!”炎烬在识海中叫道,“这三个符文看起来比最复杂的禁制阵眼还麻烦!”
“检测到高密度信息结构。目标符文非静态模型,其能量流动本身即为‘知识载体’。建议启动最高效率学习模式,同步进行能量感应与结构推演。”虚络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此地对神识消耗极大,需合理分配精力。”
玄渊没有废话,直接盘膝虚坐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银色立方体平面上,混沌之力在体内缓缓流转,双眸紧紧锁定第一个代表“坚韧”的符文。他知道,这不仅是获取贡献点的考验,更是深入了解匠墟力量体系、提升自身对秩序法则理解的绝佳机会。
他首先尝试用神识去触碰、感知。
嗡!
神识刚接触到符文边缘,一股沉重的、如同承担山岳般的意念便反涌而来,同时伴随的是符文内部那看似混乱,实则蕴含至理的能量流动轨迹。无数细微的光丝如何交织、如何节点强化、如何在承受外部压力时进行能量再分配…海量的信息瞬间冲入玄渊脑海。
他闷哼一声,额头瞬间见汗。这不仅仅是看,更像是用灵魂去亲身体验一种“法则”的运作方式!
“老大,稳住!先理清主干,别被细节淹没!”炎烬焦急地传递着炽热的意念,试图帮他稳定心神。
“信息过载百分之三十七。启动过滤协议,优先捕捉能量节点与核心流转路径。”虚络迅速介入,辅助处理汹涌而来的信息流。
时间在绝对的专注中悄然流逝。玄渊摒弃杂念,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坚韧”符文的解析中。他不再试图强行记忆每一个细节,而是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为何此处的能量需要加厚?为何那个转折点需要缓冲结构?这种理解,比单纯的记忆更为深刻,也更能触碰到秩序法则的本质。
不知过了多久,他眼中精光一闪,抬起右手,混沌之力依照他理解的“逻辑”,开始在虚空中缓缓勾勒。
起初,线条生涩,能量流转不畅,几次险些结构崩溃。但他毫不气馁,每一次失败都立刻调整,虚络则飞速分析失败原因,提供优化方案。炎烬则不断鼓劲,同时以其对能量变化的敏锐感知,提前预警不稳定的节点。
渐渐地,他勾勒出的能量线条变得流畅,结构趋于稳定,开始散发出与原型符文相似的、承载万钧而不摧的“坚韧”意境。
当最后一个节点被成功点亮,一个虽然光芒稍显黯淡、结构也简化了不少,但核心神韵已然具备的“坚韧”符文,稳稳地悬浮在他面前。
“基础能量回路‘坚韧’,复刻完成度:百分之七十一。评价:合格。”冰冷的合成音响起。
玄渊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神魂传来阵阵虚弱感,但更多的是突破难关后的振奋。他没有停歇,立刻将目光投向第二个代表“流转”的符文。
这个符文更注重能量的传导效率与变化适应性。解析过程同样艰难,但有了“坚韧”符文的经验,玄渊找到了一些门道,速度明显加快。他意识到,这些基础回路并非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共性。
当“流转”符文也被他成功复刻(完成度百分之六十八)时,合成音再次确认合格。
只剩下最后的“共鸣”。
这个符文最为奇特,它并非强调自身的稳固或流动,而是侧重于与外界能量、乃至更深层法则的“呼应”与“协同”。解析它时,玄渊感觉自己仿佛在倾听一首无声的乐章,需要捕捉那微妙的频率与节奏。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体内那缕源自风雷道韵、又经过匠墟秩序之力洗礼的法则烙印,竟然自发地轻微震颤起来,与“共鸣”符文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互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