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深处,木行核心磅礴而温和的生机,如同无声的甘霖,滋养着玄渊的道胎与载体。当最后一丝翠绿流光被归源触须轻柔引入道胎奇点,原地只余下净化后残留的、带着清新草木气息的微光。空间屏障表面,流转的暗金锋芒与内敛火抗之外,悄然晕染开一层温润的翠绿光晕,结构活性与自愈效能显着提升。神魔骨臂深处,亦沉淀下一丝难以磨灭的生机韧性。
【吞噬完成!】
【道胎能量饱和度:4.85%!】
【木之法则亲和性:微弱激活(+0.0007%)!】
【空间屏障:结构活性/自愈效能↑↑(+2.2%),五行流转雏形(金火木)初步稳定。】
【神魔骨臂(右):生机韧性沉淀(微弱),物理强度:+0.5%(木行滋养淬炼)。】
冰冷的提示在识海划过,混沌道胎奇点已将这份温和的滋养数据归档。核心算力并未松懈,持续推演着“吞噬漩涡”的稳定化模型(优化版1.1构建进度:68%),同时,木行亲和带来的道胎稳定性提升与空间屏障活性变化,也被纳入精细的数据模型。
玄渊的目光扫过这片因木行生机释放而萌发微弱苔藓的角落,指尖暗金微芒流转。混沌归源之力混合着木行的柔韧与生发之意,效率更高地“抚”过前方岩壁。这一次,岩石不再是简单的分解,更像是被赋予了某种“活性”,顺从地软化、让开一条更宽阔、更圆润的通道。
【混沌归源(法则剥离·土石):效率↑↑↑(木行柔韧增益)。能量逸散:↓0.45%。】
他沿着地脉能量流更深、更平缓的走向移动。环境再次变化。高惰性的金属岩层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质地相对疏松、带着湿润水汽的灰白色沉积岩层。空气变得潮湿阴冷,岩壁缝隙间渗出冰冷的凝结水珠。指尖“归源触须”反馈来的“触感”,也从坚硬惰性转为一种“粘滞”与“渗透”感,能量惰性降低,水行气息弥漫。
【环境变化:进入深层水汽沉积岩区。法则剥离能耗:↓3%(岩层疏松)。】
空间屏障对潮湿水汽展现出完美的适应性,那流转的五行微光(金火木)似乎对水行气息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屏障表面凝结的水珠迅速被吸收、同化,反而带来微弱的淬炼效果。玄渊的移动速度悄然加快,如同一条融入水脉的游鱼。
随着深入,水汽愈发浓重,岩层中开始出现细小的水流,最终汇成一条在岩缝中无声流淌的、冰冷清澈的地下暗河。玄渊的身影融入水中,空间屏障形成完美的水膜隔绝,推动他在暗流中无声潜行。银白右瞳穿透幽暗的水体,视野中,水行能量流如同淡蓝色的丝带,在岩层与水流中蜿蜒流淌。
指尖的“归源触须”探入水流,反馈回的“触感”更加清晰:水的“流动”、“渗透”、“滋养”与“冰寒”特性,如同清晰的纹理被感知。
【归源触须(水环境适应性):提升。信息解析精度:↑。】
就在他顺着一条主要暗河支流,潜入一片被巨大穹顶岩层覆盖的、异常宽阔深邃的地下深潭时——
嗡!
指尖的“归源触须”在触碰前方一片看似寻常的、散发着幽幽蓝光的潭底水藻丛时,反馈的“触感”……**陡然陷入一种绝对的“空”与“静”**!
不再是水的流动与渗透!那水藻丛覆盖的区域,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归墟入口**!感知不到任何物质结构!只有一种纯粹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声音、能量乃至“存在感”本身的……**极致的“水”之真意——包容、沉寂、归藏**!其“能量惰性”低至近乎虚无,却又蕴含着一种令人心悸的、足以冻结灵魂的“寒意”!
【异常接触点:玄冥水魄藻(水行法则高度富集/天然匿踪)。】
【核心检测:藻丛根部连接地脉深处……**极寒水属性灵脉核心(高阶·隐)**!法则碎片浓度:SS(水行包容、沉寂、极寒、匿踪)!状态:深度休眠/高度内敛!】
【判定:天然水行匿踪场域守护下的……**玄冥真水核心**!】
冰冷的提示带着前所未有的“隐匿”与“高阶”标注!其价值,尤其在匿踪与空间屏障的适应性强化方面,甚至超越之前的木行核心!
玄渊的身影瞬间悬停于冰冷的潭水中。银白右瞳穿透那幽幽蓝光的水藻丛,清晰地“看”到了下方——一团在潭底淤泥深处、如同最纯净玄冰雕琢而成、却又呈现出液态流动感的深蓝色核心!它没有散发任何能量波动,没有温度,仿佛只是潭水的一部分,却蕴含着冻结万物的极寒与包容一切的沉寂!其外围,那玄冥水魄藻丛散发出的幽幽蓝光,形成了一层强大的天然匿踪力场,将核心的存在完美遮蔽!
水!五行之中最具包容、匿踪与变化之力的属性!其核心蕴含的沉寂、极寒、匿踪法则,对空间屏障的隐匿效能、对能量探测的抗性、乃至对“吞噬漩涡”的稳定运行(包容狂暴能量),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更关键的是,它本身处于深度休眠与高度匿踪状态,获取风险……**极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