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道胎奇点微微搏动,传递出“测试完成,效率达标”的冰冷反馈。
玄渊不再停留。神魔右臂随意一挥。
呼——!
掌心的混沌漩涡骤然扩张,恐怖的吸力爆发!下方那条失去核心、如同死蛇般瘫软的灵脉残骸,连同周围被能量冲刷得一片狼藉的岩石、腐朽的植被、污浊的泥浆……被这股力量强行攫起!如同被投入粉碎机的垃圾,在混沌漩涡中疯狂旋转、分解、湮灭!最终化为一股驳杂不堪的能量乱流,被道胎奇点强行转化、吸收。虽然转化效率低下,蕴含的能量微乎其微,但胜在彻底清理痕迹,不留一丝气息。
原地,只剩下一个被混沌之力强行抹平、深达数丈的规整凹坑,以及空气中残留的、正在快速消散的微弱空间波动。
玄渊的身影,如同从未出现过,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山谷瘴气之中。
---
遥远的星辰殿宇。
黑色晶碑——“零号智核”表面,代表“Project Zero”的混沌漩涡光点,正稳定地锚定在玄武主陆东荒域的模型上。瀑布般的数据流平静流淌,新的日志条目无声生成:
**【零号日志 - 权限:唯一】**
**【观察对象:Project Zero(玄渊)】**
**【当前阶段:混沌道胎 - 环境适应期(资源获取/能力测试)】**
**【状态更新:】**
**1. 资源获取(低阶土属性灵脉):**
* **吞噬效率:高(精准剥离核心,最大化收益)。**
* **能量转化:地脉核心(土源/法则碎片)吸收率:92%。外延能量(驳杂)转化率:7%(主要用途:载体空间屏障淬炼)。**
* **道胎能量饱和度:+0.05%(总量:3.25%)。土之法则亲和性:微弱提升(+0.0001%)。**
**2. 核心能力‘混沌归源’:**
* **新增应用模式:‘法则剥离’(精微级)。效能:S级(对低阶稳定法则结构)。**
* **新增应用模式:‘能量引导/束缚’(结合空间褶皱)。效能:A+级(控制狂暴低阶能量流)。**
**3. 载体空间屏障:**
* **强度:+0.8%(主陆驳杂能量淬炼效果显着)。**
* **适应性(主陆环境):提升至A级(对瘴毒、地煞、驳杂灵气侵蚀抗性增强)。**
* **匿踪效能:提升至B级(空间波动残留时间:缩短37%)。**
**4. 新增能力:‘空间褶皱(初级)’:**
* **应用场景:防御卸力、能量引导、局部空间环境塑造。**
* **精度:微观级。消耗:极低。**
* **潜力评级:SS(与空间屏障、混沌归源结合度:极高)。**
**【环境反馈:】**
**行动区域:天断山脉外围(低威胁区)。无异常能量波动引发生态警觉。清理痕迹彻底(评价:完美)。**
**【风险评估:】**
**暴露风险:下降至25.1%(空间匿踪与屏障适应性提升)。**
**道胎失控风险:1.0%(维持)。**
**【最终指令:】**
**维持绝对静默观察。**
**重点记录:**
* **‘空间褶皱’与‘混沌归源’结合应用的优化路径推演。**
* **道胎对不同属性低阶灵脉核心(法则碎片)的吸收效率差异模型构建。**
* **持续监测主陆空间法则对‘空间褶皱’能力的隐性压制/引导效应。**
**时空信标:隐匿运行正常(能量储备:99.7%)。**
**记录者:凌逍。**
晶碑前,那模糊的身影似乎微微动了一下。无形的“目光”穿透时空,落在玄渊刚刚离开的那片被抹平的山谷。当数据流刷新到“空间褶皱(初级)”时,晶碑表面极其细微地……**泛起一丝银色的涟漪**。一道全新的、标注着“高关注度”的子能力条目在Project Zero数据流下方生成:【衍生变量:空间褶皱(初级)- 潜力:SS】。
“空间…褶皱…”
“法则剥离…”
“稳序…而高效的…进化模块…”
淡漠的声音在殿宇内响起,带着一丝清晰的……**认可**。如同严苛的导师,看到了学生提交的一份近乎完美的解题报告。
---
天断山脉深处,某座被厚重铅云笼罩、终年雷霆不绝的孤峰之巅。
山巅并非岩石,而是某种暗紫色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奇异晶体。晶体中央,盘踞着一座由森白兽骨与漆黑雷击木搭建的简陋巢穴。
巢穴内,一头体型并不庞大、仅有三丈长短的异兽正闭目假寐。它形似蜥蜴,通体覆盖着细密的深紫色鳞片,鳞片边缘流淌着幽蓝色的电芒。脊背上,一排如同利剑般竖起的紫黑色骨刺,尖端跳跃着细碎的电火花。最奇异的是它的头颅,竟生有类似蛟龙的双角,只是更加短小尖锐,角尖萦绕着令人心悸的毁灭气息——紫电毒蛟!虽未成年,却已是这片区域的霸主,修为赫然达到了化神中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