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一年,陈承安的五脏六腑淬炼才完成了一半,而陆鸿渐这几日来找陈承安更加频繁,陈大少知道,这位南越大儒已经有些待不住了。实际上陈承安自己也是静极思动,决定做点事情。
顾太师那边军户屯田工作已经动员起来,也初见成果,但一年下来也就是解决了将士们的吃喝问题,加上粮饷,最后也还是保持个持平,并没有给国库和内库带来多余的收入。而军器作坊的建设却遭到了朝堂上的一致反对,为此帝辛大发雷霆,在养心殿摔了好几个茶杯,一直在骂那些文臣迂腐。
实际情况则是那些军器监造的工作一直都是户部出钱,兵部负责,工部实施。但是六部中的工部在早些年人才凋零,工部尚书年岁又大了,工部也实在是没什么具体的工作,所以兵部就想着法子将军器监造的实施工作也划分到了兵部名下。
对此帝辛是赞成的,主要原因还是有顾太师在,兵部名义上是文臣,实际上顾太师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因此军器监造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还能少一些贪腐。
而如今顾太师上书奏请朝廷,想要拿走军器监造的工作,这就彻底断了很多人的财路,所以那些兵部文臣才会百般阻挠。
此时陈大少之前在脑海中的一个计划也该实施了。他决定帮着帝辛充实一下内库。
此时正是寒冬,年关将至,陈承安跑去皇宫觐见陛下。
陈承安没有穿勋贵的袍服,也没有穿自己工部左侍郎的四品官袍,依旧是一身月白色的儒衫,修士无惧风雪,所以无冬历夏陈承安都是这样一身打扮,唯一不同的是,陈大少腰间是代表官职的玉带。
皇宫门口的内卫不认得陈承安。但见眼前这年轻人虽然穿的是类似于布衣的儒衫,可腰上扎的却是实打实的四品官员玉带,这一穿搭竟然毫无违和感,更让陈大少多了一分出尘的气质。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人,很多时候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陈大少腰上的玉带就是身份的象征,守门内卫也不敢怠慢,立即进去禀报。
很快一个面白无须的胖太监走了出来,也是巧了,来人正是那位周珰,周公公。
依旧是一副恭谨的模样,陈承安通过自己的暗部知晓了这家伙一直在谋划着一些事情,但是暗部刚刚组建不久,力量还相对较弱,对于很多地方的渗透工作还没能完全展开,所以掌握的信息有限。这就导致了现在一来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有问题,二来陈承安也想看看这家伙到底在搞什么,如果可以,在适当的机会将这位躲在背地里的蝇营狗苟之辈一举拿下永绝后患。
陈承安表达了自己想面见天子的意愿,位胖太监立即点头,说是马上前去禀报,然后一溜烟没影了。
陈承安是辰时到的宫门口,一直等到巳时也没看到这位周公公回来,陈承安心里就有些恼怒,这手段也太小儿科了。
不过见天子,还是要有点耐心。这毕竟是人间帝王。
好在大太监严嵩从外面回来,看到了等在宫门口的陈大少,直接将陈承安领进了宫里。
来到养心殿,天子正在屋里老神在在地发呆。
这会儿年关将近,满朝文武都休沐放假了,宫里也没啥事儿,皇帝自己带着也没意思,只能看看书,打发时间。
帝辛年幼的时候师从顾太师,自己也很勤奋,加上资质不错,皇家虽然现在大不如前,但是天材地宝依旧比普通宗门 要强上一些,所以帝辛现在也有地脉境的修为。
这位皇帝陛下长得人高马大,若是上了战场,也应当是一员猛将。
不过这位帝王自打登基以后,只能被困在这座皇宫里,遵从祖宗的规矩,老老实实地当这个人间帝王。
这次看到陈承安到来,帝辛很是开心。
他比陈承安大了十多岁,但他对这个少年天生就很有好感,他能感受得到,眼前的这个少年身上 有股气质,让人觉得自然且放松,实际上这就是一种道的气息,只是陈承安现在修为尚浅,这股气息不是那么明显。
帝辛看到陈承安,爽朗地开口说道:“你这小子,回京了怎地总也不来朕这里?而且你是当朝四品官员,也不参朝,也不管事,你这俸禄岂不是白拿?”
陈承安听闻,淡淡一笑,对着帝辛说道:“臣这工部一年到头也没啥事情,陛下让臣当这工部侍郎不就是陛下对臣的厚爱吗?所以这两年臣一直在闭关修行。”
帝辛听了陈承安的回答,也是无言以对。当时让陈承安去工部,的确是存了一个心思,就是想让陈承安当武将的同时,再挂个文臣的头衔,主要还是感谢陈承安建设寒冥城,解决了当时整个征北军的吃喝拉撒。
那段时间,各大主城前来支援,带着的那点辎重也就够那些将士们走到北海,朝廷拼了全力,凑到的那点粮饷根本就不够征北军用的。还是陈承安通过建设寒溟关和寒冥城,让那些士兵喊来家属,陈家给家属发工钱,让让那些士兵借光吃饱了饭,也让那些士兵通过上供挣到了不少工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