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的寒意尚未散尽,陈老爷子率领着陈家庄子最后一批迁徙者,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已成雄关巨隘的寒溟城。这座在苦寒中拔地而起的新城,建设工作终于迎来了彻底的尾声。
随老爷子一同到来的,是堆积如山的粮秣——整整五百万石粮食和无数的腌制兽肉。这浩大的手笔,源于陈破山被大周朝廷册封为“寒冥王”的无奈因果。
身为修士,陈老爷子本不愿过多沾染凡俗权柄,但为了孙儿陈承安的事业和这片寄托了无数人希望的寒冥城,他还是应承了下来。封地囊括寒溟关至南侧五原城一带,养活封地内的军民,保障陈家庞大工坊(尤其是酒庄)的运转,都需要海量的粮食支撑。陈破山未雨绸缪,在迁徙前便倾陈家之力大肆购粮,这五百万石仅仅是第一批。
陈承安早已在规划寒冥城时预留了陈家庄子的位置。陈家众人甫一抵达,便迅速入驻。短短三日,各类工坊便隆隆运转起来,炉火熊熊,蒸汽升腾,浓郁的烟火气为这座钢铁雄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旁边的丹阳子和火无极看着这高效得令人咋舌的场景,羡慕之余也不免苦笑,自家新丹盟和新器阁的摊子铺得太大,进度反被甩在了后面。
陈老爷子抵达当晚,顾太师设下盛宴,邀请陈破山、丹阳子、火无极三位重量级人物,陈承安及其核心团队作陪。席间推杯换盏,宾主尽欢,气氛热烈,畅谈着寒冥城乃至整个北疆的光明未来。
新年钟声敲响的前一天,寒冥城宣告竣工!为酬谢数月来不辞劳苦、倾力建设的兵卒、武者、修士,陈承安大手一挥,拿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奖励——海量的高品质丹药!当十数万枚流光溢彩、药香扑鼻的各类丹药合剂被陈列出来时,整个寒冥城都沸腾了。
丹阳子与丹辰子这两位丹道大家也看得两眼发直,如此庞大的数量、如此稳定的高品阶(虽未超地阶,却几乎都是地阶中的精品),即便是整合整个丹盟之力,短期内也绝难拿出。这份豪礼的价值,几乎抵得上大周王朝五年的财税收入!顾太师此刻也彻底明白了,当初自己拿出五十枚丹药时,陈承安那意味深长的目光里蕴含的“壕气”。
重赏之下,寒冥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修士突破狂潮。艰苦卓绝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限的磨砺,许多人早已摸到了突破的门槛。如今有了这海量顶级丹药的强力催化,短短十日内,竟有近千人成功破境,踏入修士行列!寒冥城拥有的修士数量,瞬间飙升至恐怖的两千余人!这个新年,寒冥城的烟火不仅绚烂在夜空,更在每个新晋修士的丹田气海内轰鸣,壮丽无比。
新年过后,陈承安赴京履职一事提上日程。后方根基已固,他再无后顾之忧,决意入那大周权力中枢,一展抱负。陈老爷子虽有不舍,但见孙儿心系黎民,志向高远,最终也由他去了。
临行前,陈承安决心为北疆战事彻底画上句号。他提议联合顾太师、卫国公,发动一场足以让叛军永世不得翻身的决定性战役,最好能生擒叛首袁弘,再携大胜之威返京。此议正中顾太师与卫国公下怀,三人旋即开始密谋。
一番商议之后,顾太师与卫国公都被陈承安清晰的思路与那种浑然天成的军事头脑震惊的无以复加。这些点子是如何想出来的?
这是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经典军事教学战役,在寒溟关外的冰原上拉开了帷幕。此役,堪称兵法智慧与修士力量完美结合的巅峰之作,将“天时、地利、人和”、“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义”的兵家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开创性地实践了地面、空中立体协同作战与信息压制的雏形。
陈承安这一仗简直就是环环相扣的军事与谋略的结合。
如今天寒地冻,北关从来没在这个是阶段有过战事,可陈承安却想着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开展一次大型战役,席卷整个叛军的战役,这一张若是打赢了,基本上北关战事就告一段落,征北军可以提前班师回朝,这边留一小部分边军即可。
陈承安的计划是,先让袁弘的叛军乱起来,然后这边再利用周家被灭一事大做文章,陈承安与朝廷离心离德,最后陈承安被逼无奈,与朝廷动手,然后被囚禁,陈破山劫大牢,与顾太师两败俱伤,龙骧军得知主帅被冤枉,炸营之后叛逃去深山,然后再传出陈承安在牢中受刑过度,不治身亡,陈破山举旗与征北军势不两立。
双方再打几场,征北军败北。
这样袁弘肯定会派人与龙骧军接触。
如此便成了一半。
不过这场战役的关键是龙骧军的情报系统,原本的情报系统是洛霆晓负责的,但这丫头忽然离开,情报系统则是云翳负责,想要知己知彼,料敌先机,情报系统必须全力运转, 顾太师的“破妄之眼”这次成了情报系统的大辅助。他不仅看穿叛军布防虚实,更能隐约感知袁弘及其核心将领的焦躁情绪——寒冬加剧了叛军补给困难,袁弘急于在开春前取得一场“胜利”来稳定军心士气,同时忌惮寒冥城建成后带来的巨大压力。陈承安则利用新组建的、由精锐武者和低阶修士组成的“夜枭营”,配合顾太师提供的关键节点信息,对叛军进行了无孔不入的渗透侦察,精准掌握了其粮道、兵力调动规律和几处隐秘的备用营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