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逃走了,白云城再也没有这个刘家的立足之地。
城主燕北归与陈老爷子以及赵家、沈家的家主商议一番,白云城三大家族瓜分刘家在白云城的产业,三个家主心照不宣地将一些好处送给了燕北归,白云城很快恢复了平静。不过炼神教的人还在白云城里隐藏着,躲在暗处暗戳戳地不知道在谋划着什么。
整个白云城外松内紧,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刘家,对于白云城各方势力以及百姓来说已经是极好的结局,不过刘家产业需要一段时日的消化,而且随着方莫愚的到来,小胖子庞勋和雷虎以及北门清清还有顾博也都来到了白云城。
这日城主府议事厅再次坐满了人,不过这次多了些陌生的年轻面孔,以方莫愚为首,老老实实地跟在陈承安的身后,像极了一群小跟班。
燕北归再次让白云城里的首脑们聚集在一起,还是为了商议如何应对朝廷的征召令。
白云城太平了几十年,白云城的人们大多没经历过战争,也不想参与到战争中去,但是朝廷下了令,尽管如今的朝堂是那么遥远的字眼,朝廷的政令可能在很多主城都会被当做废纸,但是燕北归曾经是一个将军,燕北归忠于自己的国家,所以燕北归召集众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白云城出兵,燕北归亲自带队,城中所有家族和势力分出拿出自家实力的两成人员编入白云城新组建的军队当中去。
整个议事厅很沉默,没人反对,也没人同意,就那么沉默着。
陈破山第一个开口:“老夫不懂那些大道理,但是白云城承平已久,没人愿意舍弃这种祥和的生活,但是如若北海那边战事失利,战火必然会烧到白云城,到时候生灵涂炭,白云城向西是关隘,向东则是无险可守的一马平川。所以老夫认为还是将第一拒在关外更为稳妥,我陈家二郎很多曾经都是边军,为了家园,重新披甲又有何妨。我陈家有虎贲卫三百人,老夫打算让虎贲卫出兵六十人。”
“我沈家没那么多护卫,只有两百多人,我沈家出兵四十人。”沈家家主沈河开口说道。
“我赵家同样出兵六十人,不过敢问城主大人,若是我等所出的私兵有了伤亡,抚恤问题是朝廷负责还是城主您这边负责?”赵家家主赵承开口询问。
“按理说应该由朝廷支付一应费用,包括兵卒的粮饷、武器以及抚恤。不过征召令并未提及,不过我等兵都出了,这点费用也一并自行解决了吧。”燕北归倒是光棍,以目前朝廷的状况,怕是拿不出这笔费用的,不如提前说好了,让各家各自负担这笔费用。
底下这些白云城的头头脑脑也很是无奈,三大家族出的私兵实际上都是私有财产,哪怕有了战损,给不给抚恤都是无所谓的事情,这些所谓的兵卒以及家眷都是奴籍,掌握在都在各家手里,给了抚恤也是左兜掏右兜,走个过场罢了。但是城中的其他势力却并非如此的,像之前被陈老爷子差点灭了的猛虎帮,一群人聚义在一起,靠收保护费为生,吃了这顿没那顿的那种,自己养活自己否费劲,让出人出钱,行是行,但是他答应了也没用,因为的的确确是没钱。
议事厅再次陷入沉默。
此时陈老爷子再次站起身形,提议道:“白云城的一些势力并无过多钱财,这出兵的粮饷以及抚恤,我陈家可以负担一些。”实际上自从上次陈承安与陈老爷子商谈以后,如今陈家的烈酒、佐料以及细盐都已开始销售,作坊规模一扩再扩,那日拍卖会卖出去的各种经销权也彻底开始运作,前来与陈家合作的各大主城的商人络绎不绝,陈家如今资金雄厚,陈家的护卫对外宣称是三百虎贲卫,实际上护卫规模已然悄悄扩张至三千人,为了这三千护卫,忠伯跑断了腿,这些时日辗转在各大主城的牙行,买了很多人充入护卫当中,其中有修为的就不下四百人之多。
也幸好陈家的府邸是个庄子,悄咪咪扩充了数千人外人根本察觉不到,就连庄子里的庄户们也只是觉得最近多了一些生面孔而已,偌大的庄子依旧显得极为空旷。
这些护卫就是陈老爷子为了日后经营陈承安所说的那个镖局做的准备。
以陈家如今的财力,千把人的粮饷和抚恤根本不值一提,陈家庄子用不了数日时间便可赚回来。但是陈老爷子还是很低调地说负担一部分,主要是不想让引人注目而已。
之后另外两家也纷纷解囊,最后,燕北归拍板,城主府与三大家族每家承担四分之一,四家共同承担这次出兵的粮饷和抚恤。
粮饷有了着落,城中各方势力的头头脑脑长长舒了口气,然后场中气氛再次踊跃起来,各家纷纷表示出人出力,最后白云城征集到了一千人的兵力。
这时陈承安提议,城中的各大家族已经出了不少力气,城中的那些帮派不如尽数编入这次出征的队伍。城中的帮派实际上之前都是依附在刘家的,这些帮派才是白云城不安定的因素,因为这些帮派不事生产,更不懂得经营,说好听了叫做帮派,实际上就是一些盲流子聚集了在一起,靠着坑蒙拐骗偷来过活,这些帮派很多都被成老爷子连根拔起,如今剩余的都是一些小喽啰,没了约束的这些闲散人员不如这次都随军出征,也算有了个营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