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几年九几年那会儿,我们那会儿十多岁,还得交公粮。
每年地里收到那点儿粮食,交了公粮,自己都没有多少了,到冬天搭配点别的地瓜玉米等粗粮,
三四月份,就开始没吃的了,还得吃点玉米面。真是青黄不接呀。”
张秋菊笑了,“是的是的,我家那会儿,年年不够吃的,我有两个哥哥,可能吃了。
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我妈蒸锅馒头,八印大锅,他俩能吃掉半锅。”
苏棠也笑了,“那会儿,很多家庭都不够吃的。地里的活也是一点一点的干起来。
那会儿没有机械化,全是人工,一锄头一锄头的除草,一镰刀一镰刀的收割,
真的是小学时学的第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会儿我家就我和爷爷两个人,全指望村里的叔叔伯伯们帮忙,我很感恩我们苏家村的人。得回报村民。”
张秋菊笑着说,“你回报的够多了。咱苏家村生态园全指望你。”
苏棠望了望天,“还不够多呀,救人救不了心。要不然就不会有王春燕王强那样的了,也不会有刘会计孙子那样的想不劳而获的了,唉。
画人画皮难画骨,救人救命难救心。
救不了心,后面的一切白搭。”
张秋菊拉着苏棠的胳膊,“可以了,你做的够多了。反正我是很知足的。没有你,我就是一个离异的农村妇女。
哪会有现在这样的成就。还有我们村,我们县,没有你,我们就是贫困村,贫困县。现在至少我们脱贫了。哈哈。”
苏棠笑了,“是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快,没有我,也会有别人。社会需要,我赶上时候了而已。
你看,现在,有的省有的县全是大棚,有的县全是服装厂,有的就是好多电子厂,还有的是很多钢铁厂,
这二三十年,全国各地都是招商引资,快速发展。”
“嗯,是的,社会发展很快。”
这时,肖辰飞走过来,
张秋菊赶快摆摆手,“我得走了,再聊下去,你老公要跟我急眼了。哈哈。”
肖辰飞走过来,把苏棠往屋里拉。
苏棠一头雾水,“什么事儿啊?这么神秘?”
肖辰飞掏出手机,“给你看几张照片,你看看像谁?”
苏棠一看,“呀,这不就是我小时候嘛。不对呀,我那会儿没去机场,难道这就是那个小苏棠?”
肖辰飞指给她,“你再看看旁边这个男孩。”
苏棠睁大眼睛,“赵亮?刚上大学那会儿的赵亮?”
喜欢傻人傻福故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傻人傻福故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