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拂晓。电台的“嘀嗒”声在狭小的棚内回荡,周明轩戴着耳机,手指在译电纸上飞快滑动。窗外的晨雾还没散,寒气顺着门缝钻进来,他却浑然不觉——从凌晨三点开始,他就守在电台旁,日军的通讯频率异常活跃,像是在传递重要指令,这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找到了!”周明轩猛地攥紧译电笔,纸上的日文已经被逐字破译:“即刻放弃蕴藻浜左翼防御,主力转向四行仓库,配合第3师团合围谢晋元部,务必于三日内突破其侧翼。”
“四行仓库!”周明轩心里一沉,谢晋元团死守四行仓库的事,全师都知道,日军突然放弃蕴藻浜,显然是想集中兵力吃掉这支孤军。他顾不上揉酸的肩膀,抓起译电纸就往指挥棚跑,帆布鞋底踩在湿泥上,溅起的水珠打湿了裤脚,却跑得比平时更快——这情报太关键,晚一步,谢晋元团可能就危险了。
指挥棚里,陈砚正对着地图标注防线,石刚和王锐站在一旁,讨论着今早的苗刀特训计划。看到周明轩冲进来,陈砚放下铅笔:“明轩,是不是有新情报?”
周明轩把译电纸递过去,声音发颤:“副团长!日军要放弃蕴藻浜,转向四行仓库,合围谢晋元团!”陈砚接过译电纸,快速扫了一遍,脸色瞬间凝重,递给石刚和王锐:“你们看,日军这是想断谢团长的退路!”
石刚攥紧拳头,苗刀的刀柄被他握得发白:“狗日的鬼子!蕴藻浜打不过,就去欺负谢团长!俺们得去帮他!”王锐也急了:“副团长,咱们现在还有1000发机枪弹、58颗手榴弹,糙米够吃五天,要是支援四行仓库,物资应该够撑一阵!”
陈砚没立刻表态,而是走到地图前,手指在蕴藻浜和四行仓库之间滑动:“日军放弃蕴藻浜,说明他们兵力不足,想集中力量啃硬骨头。谢晋元团守四行仓库,是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要是他们被围,后续撤退就麻烦了。”他转身对周明轩说:“立刻给孙军长发报,汇报日军动向,建议咱们加强营驰援四行仓库,守住谢团长的侧翼!”
“俺这就去!”周明轩抱着电台跑回通讯棚,手指在按键上跳动,“嘀嗒”声急促而坚定,像是在和时间赛跑。陈砚则对石刚和王锐说:“石刚,你带侦察连去东侧阵地巡查,确认日军是不是真的在撤离;王锐,清点所有物资,特别是弹药和药品,做好驰援准备;林大夫那边,你去说一声,让她整理医疗物资,可能要跟着移动。”
“明白!”两人齐声应着,转身各自行动。石刚带着五个苗族侦察兵,背上苗刀就往东侧走,脚步轻快却警惕——日军狡猾,说不定是假撤离,想引他们上钩。王锐则抱着账本,往物资堆跑,嘴里念叨着“机枪弹、手榴弹、糙米、草药……”,生怕漏了什么。
林晚正在医疗棚里整理草药,李娟帮着把云南白药分装成小袋,方便携带。看到王锐过来,林晚放下手里的药包:“王军需官,是不是有新任务?”王锐点点头:“林大夫,日军要去打四行仓库,副团长想支援,你赶紧整理医疗物资,越多越好,特别是止血带和磺胺。”
“好!”林晚立刻加快动作,把草药膏、止血带、磺胺都装进木箱,还特意多带了些治疗炸伤的草药:“四行仓库那边战斗肯定激烈,伤员不会少,这些应该够用上一阵。”李娟也跟着打包,手里的动作麻利,没一会儿就整理出三个大木箱,上面贴着“医疗物资”的标签。
上午十点多,石刚带着侦察兵回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副团长,日军真的在撤离蕴藻浜,阵地里只剩些废弃的弹药箱和帐篷,俺们还抓了个没来得及跑的日军俘虏,他招了,说大部队已经往四行仓库方向开了。”
陈砚松了口气,却更担心四行仓库的情况:“看来情报是真的。明轩,孙军长那边有回复吗?”周明轩刚好跑过来,手里拿着电报:“副团长!孙军长回电了,让咱们加强营即刻出发,驰援四行仓库西侧,配合谢晋元团守住侧翼,还派了一个迫击炮排支援咱们!”
“太好了!”陈砚一拍桌子,立刻下令:“全体集合!准备驰援四行仓库!石刚,你带侦察连和50名老兵打前锋,扫清沿途的日军小股部队;王锐,你带后勤兵和新兵,押送物资和医疗设备;林大夫,你带着医疗队跟在中间,注意安全;我和剩下的弟兄断后,防止日军偷袭!”
“俺也去打前锋!”王小二的声音从人群里传来。他握着苗刀,眼里满是坚定:“副团长,俺现在会用苗刀了,能杀鬼子,让俺跟石刚哥一起去!”陈砚看着他,想起这孩子从新兵到现在的成长,点了点头:“好!跟在石刚身边,别乱跑,保护好自己!”
士兵们很快集合完毕,两百名新兵穿着新军装,手里握着步枪或苗刀,虽然脸上还有些紧张,却没人退缩。陈砚站在队伍前,声音响亮:“弟兄们!谢晋元团长在四行仓库跟鬼子拼命,咱们不能看着他被围!今天去驰援,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中国人的骨气!守住四行仓库,就是守住咱们的脸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