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洞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赵铁柱、吴老栓、王小宝都赶了过来,连林晚也抱着急救包凑过来,想看看电台的情况。赵铁柱扒着洞口往里看,看到亮着的指示灯,兴奋地喊:“中了!真修好啦!以后咱们再跟师部联系,不用再跑断腿了!明轩,你这手艺,比俺们山里修农具的老匠人还厉害!”
“俺就是瞎琢磨……”周明轩有些不好意思,却把电台的频率刻度盘擦得更亮,“俺已经把师部的应急频率记下来了,以后就算再出小故障,俺也能快速调好,保证通讯不断。”
林晚站在洞口,看着周明轩眼里的光,笑着说:“之前还担心你熬坏身子,现在看来,电台修好,你比谁都精神。快把粥喝了,我刚看你嘴唇都裂了,再不吃东西,等下该低血糖了。”她说着,从急救包里拿出一小包润喉糖——是之前商会送来的,她一直没舍得吃,现在递给周明轩,“含一颗,润润嗓子,发报也省力。”
周明轩接过糖,剥开纸放进嘴里,甜味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熬夜的干涩。他端起旁边的糙米粥,大口喝起来,粥已经有些凉,却喝得格外香——这是他修好转台后,第一次觉得饿,也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己在这战场上,不再是只会躲在后勤的学生兵,而是能为弟兄们撑起通讯希望的“关键人”。
陈砚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从上海流亡来的五个学生兵里,周明轩是最安静的一个,初来的时候连枪都不敢握,现在却能在电台被炸后,用拼凑的零件修好通讯,这份成长,比任何战绩都让他觉得踏实。他拍了拍周明轩的肩膀:“以后这通讯连,就交给你多担些责任。咱们守阵地,离不开通讯,更离不开你这样细心懂技术的弟兄。”
“俺……俺一定好好干!”周明轩用力点头,粥碗里的糙米溅出来都没在意,眼里的坚定比马灯的光还亮。
晨雾彻底散去,阳光透过土洞的缝隙照进来,落在修好的电台上,映着零件拼凑的痕迹,却透着一股顽强的生机。王锐开始清点刚送来的少量备用零件,赵铁柱回去继续加固重机枪阵地,林晚赶回医疗点处理伤员,土洞里渐渐恢复安静,只剩周明轩调试电台的细微声响。
周明轩坐在木板前,手指轻轻抚摸发报机的按键。他知道,电台修好了,只是通讯保障的开始,接下来还要应对日军可能的干扰、零件的损耗,但他不再害怕——他有了修电台的经验,有了弟兄们的支持,更有了在战场上立足的底气。
陈砚站在土洞外,望着远处的日军阵地,腰间的“平安”子弹袋轻轻晃动。电台的重生,不仅是恢复了一条通讯线,更是给全营弟兄注入了信心——有了和师部的联系,有了即将到来的补给,他们就能更从容地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喜欢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