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侦察机被连续的步枪射击逼得没办法,又盘旋了两圈,见火车上的士兵反击有序,没有乱作一团,知道捞不到便宜,终于调转方向,朝着东边飞去,轰鸣声渐渐消失在远处的天空。
车厢里安静了几秒,随后爆发出一阵欢呼——
“打跑了!把鬼子飞机打跑了!”
“俺们做到了!俺们敢跟鬼子对着干了!”
“营长厉害!要是没您指挥,俺们早慌了!”
陈砚慢慢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检查车厢里的情况——有两名士兵被流弹擦伤了胳膊,血流不止,但没有生命危险;车厢壁上满是弹孔,有的地方还嵌着子弹头,看着触目惊心。他松了口气,还好指挥及时,没有造成大的伤亡。
“王锐!拿草药来!给受伤的弟兄处理伤口!”陈砚喊道。
王锐连忙从背包里掏出草药——这是昨天从张家庄买来的,有止血的、消炎的,他蹲在受伤士兵身边,小心翼翼地用盐水清洗伤口,再敷上草药,用布条包扎好,动作熟练了不少:“别怕,这草药管用,过两天就好。”
赵铁柱走到陈砚身边,脸上带着兴奋:“营长,您这指挥太神了!俺们居然把鬼子飞机打跑了!以前俺听人说鬼子飞机多厉害,原来也怕咱们的步枪!”
“不是怕步枪,是怕纪律。”陈砚纠正他,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刚才要是大家乱作一团,乱跑乱喊,飞机的机枪就能扫倒一片。现在大家听指挥,组队反击,才能逼退飞机——这就是纪律的重要性,以后到了前线,更要守纪律,听指挥,才能少死人,多杀鬼子。”
士兵们都安静下来,认真听着——刚才的遇袭,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纪律的重要性,要是没有陈砚的指挥,没有小组的配合,后果不堪设想。那个十六岁的小兵走到陈砚面前,小声说:“营长,俺以后一定听指挥,不乱跑,俺想杀鬼子,也想活着回家。”
“好样的。”陈砚摸了摸他的头,“只要你听指挥,好好练,以后肯定能杀鬼子,也能活着回家见爹娘。”
火车重新启动,继续朝着淞沪方向行驶。车厢里的气氛不再是之前的紧张,而是多了几分底气——他们第一次直面日军,没有溃败,还逼退了侦察机,这对一支由农民、猎户组成的草鞋营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王锐整理着草药,对陈砚说:“营长,俺发现咱们的草药还是不够,刚才两个弟兄受伤,就用了一半,要是到了前线,受伤的弟兄多了,肯定不够用。”
陈砚点点头:“等下火车停靠小站,你去附近的村子看看,能不能再买些草药,多备点总是好的。另外,让赵铁柱再组织弟兄们练一遍隐蔽和反击动作,刚才还有人慌得忘了动作,得再巩固巩固。”
“俺这就去!”王锐和赵铁柱连忙行动起来,车厢里又热闹起来,有的小组在练卧倒,有的在练瞄准,李老栓还在给组员讲“躲飞机的窍门”,比如“听声音辨方向”“找厚铁皮的地方躲”。
陈砚靠在车厢壁上,望着窗外渐渐西斜的太阳,心里踏实了些——这次火车遇袭,虽然惊险,但也让士兵们初显纪律性,积累了直面日军的经验,这比任何训练都管用。他知道,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但只要保持这份纪律,这份团结,他们就有底气跟鬼子拼一拼。
远处的天空,隐约能看到硝烟的痕迹,那是淞沪战场的方向。陈砚握紧了手里的汉阳造,枪身还带着刚才射击时的余温。
喜欢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