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带着点冷意,却吹不散社区活动中心的年味。林辰背着帆布包走进院子时,远远就看见赵天宇站在梯子上,正往屋檐下挂红灯笼,灯笼上的 “福” 字被风吹得轻轻晃,红得格外亮眼。
“辰哥!快帮我扶下梯子!” 赵天宇的声音有点发颤,手里还攥着个没挂好的灯笼,“这梯子有点晃,我怕摔下来 —— 对了,你带的艾草和松柏枝呢?大家都等着做年宵花呢!”
林辰赶紧放下帆布包,走过去扶住梯子:“在包里呢,刚从郊区苗圃买的,松柏枝还带着露水,艾草也晒得干干的,香味足。” 他刚把帆布包打开,就听见小宇的欢呼声,王奶奶牵着他的手走过来,小宇手里还抱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捡来的松果。
“哥哥!我捡了好多松果!” 小宇把竹篮举到林辰面前,松果上还沾着点松针,“奶奶说松果能当装饰,放在年宵花里,像小灯笼一样好看 —— 我昨天在公园捡了一下午,手都冻红了,但是松果好看,一点都不冷。”
林辰拿起一个松果,指尖刚碰到松果的鳞片,脖子上的太极玉佩轻轻热了一下。原本有点凉的松果,竟透出点温乎气,鳞片也更舒展,连松针都显得更绿了些。他笑着把松果放回竹篮:“小宇捡的松果真好看,一会儿做年宵花,肯定能当最亮眼的装饰。”
苏晓冉拎着个布袋子走进来,里面装着红绳、金箔纸和小中国结,红绳上还缠着亮晶晶的丝线。“我妈昨天织了好多红绳,” 她把布袋子放在石桌上,一根根理开红绳,“做年宵花得用粗点的红绳,绑起来结实,小中国结挂在枝桠上,风一吹会晃,看着就喜庆 —— 对了,我还带了剪刀和胶带,剪枝叶、粘装饰都能用。”
胖子扛着个大竹筐呼哧呼哧跑进来,筐里装着一大捆松柏枝,枝桠上还挂着点积雪,化了的水珠顺着枝干往下滴。“我爸从老家砍的松柏!” 他把竹筐放在地上,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老家山上的松柏长得密,枝桠粗,做年宵花不容易断 —— 我还带了年糕,一会儿煮年糕汤,大家做累了吃,暖乎乎的。”
李阿姨拎着个玻璃罐过来,里面装着糖霜裹的花生,罐口还沾着点糖粒。“这是我炸的糖霜花生,” 她打开罐盖,甜香混着花生的脆香飘出来,“做年宵花的时候含一颗,甜丝丝的,还能提神 —— 我还带了点红纸,剪成长条当挂签,写上年份,看着更有年味。”
大家正忙着整理材料,张教授背着帆布包走进来,手里拿着个旧纸筒,里面卷着几张年宵花的设计图。“年宵花讲究‘有枝有叶有寓意’,” 他把图纸展开,上面画着不同的花束样式,“艾草要放在中间,代表驱邪避灾;松柏枝往两边摆,像张开的翅膀,代表长寿安康;再挂两个小中国结,添点红气,过年摆在家里,又好看又吉利。”
赵天宇赶紧掏出笔记本,把图纸上的样式画下来:“教授,松柏枝要剪多长啊?太长了会不会不好拿,太短了又显得空。”
“剪三十厘米正好,” 张教授指着图纸上的枝桠,“剪的时候要斜着剪,这样枝桠能靠得紧,绑的时候不容易散。艾草留二十厘米,顶部要剪平,别留尖,免得扎手。”
苏晓冉已经拿起剪刀,开始修剪松柏枝:“我先剪几根当样子!上次剪薄荷我没剪歪,这次剪松柏肯定也行 —— 就是枝桠有点硬,得用点劲,大家小心别剪到手。”
小宇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个小剪刀,正帮着剪红绳:“姐姐说红绳要剪十厘米长,绑在松果上,我剪了好多根,每根都一样长,你看!” 他举着剪好的红绳给苏晓冉看,绳子摆得整整齐齐,长度果然差不多。
院子里的居民渐渐多起来,都围着石桌看年宵花的做法。刘阿姨拎着个小篮子过来,里面装着几朵干的银柳,枝条上的银芽亮晶晶的。“我去年买的银柳,晾干了还能用,” 她把银柳递给林辰,“银柳代表‘银留’,过年摆着招财,加在年宵花里,颜色也好看,白花花的配红绳,亮眼。”
林辰接过银柳,指尖刚碰到枝条,玉佩又轻轻热了一下。银芽像是被擦亮了似的,更亮了些,连枝条都显得更有韧性。他笑着把银柳插进材料堆:“这银柳正好配松柏,一绿一白,再挂点红绳,肯定好看。”
胖子已经把年糕放进锅里煮,水咕嘟咕嘟地冒泡,年糕的米香飘满院子。“我来煮年糕汤!” 他往锅里加了点红枣和桂圆,“加了这些,汤更甜,年糕也更糯 —— 上次煮鸡汤我没糊锅,这次煮年糕肯定也行,就是得盯着,别煮成粥。”
大家围着石桌忙起来,有的跟着张教授学绑枝桠,有的跟着苏晓冉学挂装饰,还有的帮着剪红绳、粘金箔。李大爷坐在旁边的石凳上,手里拿着红纸,正用毛笔写挂签:“我写‘龙年吉祥’,大家的年宵花上都挂一张,沾沾喜气 —— 我年轻时在文化馆写过春联,字还没忘,就是手有点抖,写得没以前好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