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中药园飘着股甜丝丝的药香,林辰蹲在石桌旁,正把上周蜜炙好的薄荷装进瓷罐 —— 叶片裹着层薄蜜,像撒了层碎糖,捏起来软乎乎的,凑近闻还有股清甜味,跟生薄荷的凉劲完全不一样。
“辰儿,社区王奶奶的电话!” 胖子举着手机跑过来,裤脚还沾着点泥土,“王奶奶说她孙子小宇咳嗽好几天了,喝了咱们上次给的薄荷水,白天不咳了,晚上还偶尔咳两声,想让咱们再给想想办法!”
林辰赶紧接起手机,王奶奶的声音带着点急:“小林啊,麻烦你们了!小宇这孩子怕吃药,上次喝薄荷水还挺乐意,就是晚上躺下总咳,小脸都咳红了,你看能不能再调调方子?”
“您别着急,” 林辰一边应着,一边摸了摸瓷罐里的蜜炙薄荷,“我们这就试试新方子,下午给您送过去,保证孩子爱喝!”
挂了电话,苏晓冉抱着本《千金方》跑过来,书页折着角:“我翻到了!张教授上次说的薄荷配桔梗,书里写着‘薄荷清咽,桔梗化痰,治小儿夜咳最宜’,还说要加两颗川贝母,磨成粉拌进去,不苦还管用!”
赵天宇凑过来,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剂量:“我查了儿童用量,薄荷用 3 克,桔梗 5 克,川贝母得碾成细粉,不然孩子咽不下去 —— 对了,王奶奶说小宇爱吃甜,咱们可以少加半勺蜂蜜,正好盖掉药味。”
“得嘞,我这就去搬小电锅!” 胖子自告奋勇,刚跑两步又回头,挠着头问,“蜜炙薄荷和生薄荷不一样,剂量用不用减啊?上次蜜炙时放了不少蜂蜜,别再甜得齁着。”
林辰笑着点头:“蜜炙过的薄荷药性温和,减 1 克就行,不然太甜反而腻嗓子 —— 你可别再像上次那样,把蜂蜜罐直接往锅里倒啊!”
这话一出口,大家都笑了 —— 上周蜜炙薄荷,胖子非要帮忙倒蜂蜜,结果手一抖,半罐蜂蜜全泼进去,最后炒出来的薄荷甜得能当糖吃,还是张教授救场,加了些生薄荷重新炒,才救回那批货。
胖子脸一红,赶紧跑去找电锅:“这次肯定准!我带了小勺子,一勺一勺舀,绝不多放!”
苏晓冉把桔梗片摆在石桌上,叶片泛着浅黄,纹理清晰:“这桔梗是张教授特意给的,说比外面买的干净,没掺硫磺,给孩子用着放心 —— 我刚还洗了两遍,一会儿煮水时先泡十分钟,让药性透出来。”
赵天宇则蹲在旁边碾川贝母,小铜碾子转得 “咯吱” 响,川贝母慢慢变成细粉,他还特意用筛子过了遍:“细点好,拌在水里看不出来,小宇就不会挑了 —— 上次我给我奶奶碾药,也是这么筛的,她老人家说比药店碾的还细。”
没一会儿,胖子扛着小电锅回来,还拎着个保温桶:“刘阿姨听说给孩子煮药,特意让我带了点冰糖,说比蜂蜜更温和,孩子喝了不闹肚子!”
林辰把蜜炙薄荷、桔梗片放进锅里,加了三碗水,刚想开火,张教授背着帆布包走过来,手里拿着片晒干的枇杷叶:“加片枇杷叶进去,” 他把枇杷叶递过来,叶背还带着绒毛,“《千金方》里说‘枇杷叶润肺,配薄荷桔梗,治夜咳更稳’,记得把叶背上的绒毛刷掉,不然会呛嗓子。”
苏晓冉赶紧找了把软毛刷,小心地刷着枇杷叶:“还好教授来了!不然我都不知道枇杷叶要刷绒毛,要是让小宇呛着,可就麻烦了。”
水开后,薄荷和桔梗在锅里翻滚,药香混着甜味飘满中药园。胖子凑在旁边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这味儿闻着就好喝,比我妈煮的止咳糖浆香多了,小宇肯定爱喝。”
煮了十五分钟,林辰把药汁滤进保温桶,加了半勺冰糖,搅拌均匀后倒出一小碗试喝 —— 入口先是薄荷的清甜,接着是桔梗的淡香,咽下去喉咙里暖暖的,一点不苦,还带着点枇杷叶的清爽。
“成了!” 林辰把碗递给赵天宇,“你再尝尝,看甜度够不够。”
赵天宇喝了一口,点头道:“正好!甜而不腻,喉咙里还很舒服,小宇肯定能接受。”
大家收拾好东西,往社区走。路上遇到不少社区居民,看到他们手里的保温桶,都笑着打招呼 —— 上次义诊后,本草社的几个小伙子姑娘,早成了社区的 “熟面孔”。
“小林来了!” 王奶奶早在楼下等着,怀里抱着小宇,孩子脸蛋圆圆的,看到保温桶,眼睛亮了亮,却还是有点怕生,往王奶奶怀里缩了缩。
“小宇你看,” 苏晓冉掏出颗蜜炙薄荷,递到他面前,“这个是甜的,跟糖一样,药汁也是这个味道,要不要尝尝?”
小宇犹豫了一下,接过薄荷嚼了嚼,眼睛一下子弯了:“甜的!好吃!”
林辰趁机把药汁倒进小碗,递给他:“那这个也尝尝,比薄荷还甜呢。”
小宇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没一会儿就喝光了,还举着碗问:“还有吗?比妈妈买的果汁还好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