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林老夫子’又害羞了!” 苏晓冉笑得眼睛弯成月牙,李阿姨也跟着笑,手里的山楂核都差点掉在地上,“这小伙子心细,比医院的大夫还耐心,我上次去看医生,三句话就把我打发了。”
电煮锅里的水慢慢冒起小泡,葛根的豆香混着桂枝的辛甜飘出来,飘得满茶水间都是,连路过接水的学生都忍不住问:“阿姨,这煮的什么呀?闻着真舒服。”
胖子掀开锅盖闻了闻,一脸得意:“这次没糊!药汁清亮亮的,比上次的‘葛根泥’强多了!”
苏晓冉走过去,手背贴了贴锅壁:“温度正好,用毛巾蘸着敷吧。” 她从布包里掏出块干净的棉布,蘸了药汁,拧到半干,递到林辰手里 —— 棉布上还绣着朵小兰花,是苏晓冉妈妈缝的,“这布软,敷着不磨皮肤。”
林辰把棉布轻轻敷在李阿姨的后颈上,李阿姨舒服地叹了口气,肩膀都放松了:“暖乎乎的,热气顺着后颈往肩膀窜,刚才麻得发木的胳膊,好像有股气在慢慢转 —— 好久没这么舒服过了,头也不晕了。”
林辰知道,这时候该用祝由术辅助。他闭上眼睛,默默念起老医书里的咒语:“颈络通,气血行,头晕止,肩背舒。”
念到第三遍时,脖子上的太极玉佩悄悄热起来,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指尖渗进棉布,融进李阿姨的后颈。李阿姨突然 “呀” 了一声,慢慢抬起头:“不僵了!能抬头看天花板了!”
她试着慢慢转头,左右转了转,又抬手摸了摸后颈,脸上露出惊喜:“真不疼了!刚才转头像转生锈的轴,现在灵活多了,胳膊也不麻了,能握稳笔了!”
李阿姨拿起红笔,在作业本上轻轻划了道勾,笔锋顺畅,一点不卡顿:“这下能好好批作业了,谢谢你们啊,比医院的牵引还管用 —— 我上次做牵引,疼得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苏晓冉把剩下的葛根和桂枝装在小布袋里,递到李阿姨手里:“阿姨,这是剩下的药材,您每天煮水敷一次,敷五天,颈椎就不会再僵了。煮的时候记得用小火,别煮糊了。”
林辰也补充道:“孙思邈还说‘颈忌久屈,需常伸之’,您批作业时,每半小时就抬头看看窗外的树,转转眼珠,也可以在脖子上搭条薄围巾,别让穿堂风吹着。”
李阿姨接过布袋,小心地放进帆布包,又从抽屉里拿出本泛黄的线装书 —— 封面上写着 “中医养生小录”,纸页都有点发脆:“这是我年轻时收集的养生方子,里面有治颈椎的小按摩法,送给你们,说不定能用得上。”
三人推辞不过,只能收下。离开图书馆时,李阿姨还站在门口喊:“下次想看什么书,提前跟我说,我给你们留着,省得跑空!”
路上,胖子翻着那本线装书,手指划过泛黄的纸页:“这书真有意思,还有画的按摩图!辰儿,下次咱们帮谁啊?我听食堂打饭的刘叔说,他总觉得胳膊抬不起来,端菜盘都费劲。”
林辰掏出笔记本,笔尖顿了顿,一笔一画写得认真:“刘叔:肩痛,需秦艽、桑枝。” 写完,他抬头笑道:“下次咱们提前把药材切好,用纱布包成小份,别像上次煮药,胖子差点把葛根煮成泥。”
苏晓冉拍了拍他的笔记本,笑得眉眼弯弯:“这次可别再‘隔空翻笔记’了,上次你对着空气‘翻书’,我朋友圈还有人问‘医科大学是不是藏着位老中医转世’,我都没法解释 —— 人家还以为你真会‘隔空识字’呢!”
林辰的耳朵更红了,把笔记本往怀里拢了拢,脚步却轻快起来。午后的阳光洒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风里还带着图书馆的墨香。林辰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贴着胸口,还带着淡淡的暖意,像揣了颗小太阳 —— 这份从雷雨夜得来的传承,从来不是冰冷的知识,而是能带着真心,给每个需要的人送去温暖的光。
回到宿舍,林辰把今天的经历记在笔记本上,在空白处画了段小小的葛根藤,藤上还画了片叶子,旁边写着:“颈僵痛,以葛桂舒之;传医道,以细心护之。”
喜欢太极医道传承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太极医道传承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