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没课,林辰背着帆布包站在学校东门的公交站。
包里装着血压计、听诊器 —— 是昨天从校医室借的,还有张教授给的一本《民间急救手册》。苏晓冉站在他旁边,手里拎着个红色的袋子,里面是给社区老人准备的无糖饼干:“听说咱们去的那个社区,好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可不是嘛!” 王胖子喘着气跑过来,手里攥着三张公交卡,“我刚去超市买了点水果,一会儿给老人们分了。辰儿,你说咱们帮老人量血压、测血糖,能行吗?别给人测错了。”
“放心,” 林辰拍了拍包里的手册,“张教授昨天还教我怎么用血压计呢,说只要袖带缠紧点,读数就准。”
三人上了公交,人不多,找了后排的位置坐下。苏晓冉翻开手里的社区名单,指着上面的名字说:“咱们先去李奶奶家吧,社区阿姨说她有高血压,最近总说头晕,子女都在外地,没人照顾。”
林辰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 —— 街道两旁的梧桐叶开始发黄,风一吹,飘下来几片,落在路边的长椅上。他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温温的,心里有点踏实:希望今天别出什么岔子。
公交坐了二十分钟,到了社区门口。社区里很安静,大多是老楼,墙面上爬着爬山虎,门口的花坛里种着菊花,开得正艳。社区阿姨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你们可来了!李奶奶一早就问,志愿者啥时候到呢。”
跟着社区阿姨往李奶奶家走,楼道有点窄,台阶上放着几个花盆,里面种着小葱。到了三楼,阿姨敲了敲门:“李奶奶,志愿者来了。”
门很快开了,李奶奶探出头来 —— 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穿件蓝色的棉袄,手里还攥着个毛线团:“快进来快进来,我刚烧了热水。”
屋里不大,收拾得很干净,桌上放着个药盒,里面装着降压药。李奶奶把他们让到沙发上,又去倒热水:“你们这些孩子,还想着我们这些老婆子,真是好。”
“应该的,李奶奶。” 苏晓冉接过水杯,笑着说,“我们今天来帮您量量血压,看看最近情况怎么样。”
林辰拿出血压计,让李奶奶坐在椅子上,把袖带缠在她的胳膊上。胖子在旁边凑过来,好奇地看着:“辰儿,你这手法挺专业啊,比校医室的阿姨还熟练。”
“别说话,影响读数。” 林辰白了他一眼,盯着血压计的表盘。指针慢慢跳动,最后停在 160/95—— 比正常血压高了不少。
“李奶奶,您最近是不是没按时吃降压药啊?” 林辰皱了皱眉,“血压有点高,头晕是不是因为这个?”
李奶奶叹了口气,把毛线团放在腿上:“昨天忘吃了,今天早上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晚了。早上买菜的时候,走两步就头晕,还心慌,只能慢慢挪回来。”
苏晓冉赶紧说:“李奶奶,降压药可不能忘吃啊,对身体不好。”
“我知道,” 李奶奶揉了揉胸口,“就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这不,刚才你们没来的时候,我又有点心慌,坐着歇了半天,才好点。”
林辰刚想再说什么,突然看见李奶奶的脸色变了 —— 原本有点苍白的脸,突然变得通红,呼吸也急促起来,手紧紧抓着胸口的衣服:“心…… 心慌得厉害,头也晕……”
“李奶奶!” 苏晓冉赶紧站起来,扶住她的胳膊,“您别着急,慢慢呼吸。胖子,快打 120!”
胖子慌了,赶紧掏出手机,手都在抖:“好…… 好,我这就打。”
“等等!” 林辰拦住他,“先别打,120 过来得二十分钟,李奶奶现在情况紧急,等不及。我先试试,能不能缓解。”
他让李奶奶靠在沙发上,慢慢躺下,然后伸出手,搭在她的手腕上 —— 指尖刚碰到脉搏,就感觉到脉搏又快又弱,像跳不稳的鼓点。
脑子里突然闪过画面 —— 孙思邈坐在病榻前,给一位老人把脉,然后说:“气血不足,又受了点风寒,导致心慌头晕,先按内关穴和人中穴,再用补气的方子调理。”
林辰深吸一口气,回忆张教授的话:“祝由术可以辅助调理内科不适,但要先摸清病因,不能盲目用。” 他先伸出手,按住李奶奶手腕内侧的内关穴,轻轻按揉:“李奶奶,您忍一下,有点酸胀,是正常的。”
然后又用拇指按在李奶奶的人中穴,按了几秒。李奶奶的呼吸慢慢平稳了点,脸色也没那么红了:“好…… 好点了,不那么慌了。”
但脉搏还是有点弱,林辰知道,光按穴位不够,得用祝由术辅助。他闭上眼睛,回忆治气血不足的咒语 —— 脑子里慢慢浮出一句:“气血归位,心神安定,草木之灵,助我复原。”
他默念着咒语,手指轻轻按在李奶奶的胸口。刚按下去,脖子上的玉佩就热了起来,比上次治烫伤时更暖,一股暖流顺着手指,慢慢渗进李奶奶的身体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