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廿的腊月,雁归村的公示栏前挤满了揣着热乎气的农户 —— 公社的 “年终民生成果公示表” 刚贴满整面墙,红底黑字记着每一户的 “增收账”:“马大叔家:今年自留地增收 200 斤莜麦 + 150 斤豌豆,折合口粮 6 个月;张婶家:新增半分地腌菜 3 坛,冬储粮超 350 斤;李婶家(困难户):互助队帮收荞麦 120 斤,公社救济棉衣 1 件、柴火 50 斤……”
晚秋站在公示栏旁,指着 “全社会总” 念给不识字的农户听:“今年全社自留地总增收 1.2 万斤,困难户冬储粮达标率 100%,腌菜总量 5000 坛,比 去年多了两倍!” 马大叔凑到自己的名字旁,用手指摸着 “200 斤莜麦” 的字样,笑着对身边的人说:“俺家娃明年上学的学费,就从这增收的粮里出!” 张婶则拉着晚秋的手,晃着刚用豌豆换的三尺布票:“这布票是用多收的豌豆换的,正好给娃做件新年新衣,以前哪敢想过年能穿新的!” 公示栏前的笑声此起彼伏,连寒风都裹着暖意。
腊月廿五,县纪委的 “张富贵贪腐案最终通报” 终于贴到了五村 —— 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张富贵克扣救济粮、收受贿赂、察看期违规三项违纪事实确凿,经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案粮款全部追缴入库,其户籍从公社集体户迁出,回原籍劳动改造,永不录用。” 苏老实站在通报前,想起 藏账本的日子,眼眶有点热:“那时候俺们逃荒,就盼着这一天,现在终于有了公道!” 农户们围着通报看,有人说:“以后没人敢再克扣粮款了,这日子能踏实过了!” 赵主任在旁边补充:“公社已把张富贵的案子编进‘廉政教材’,全社干部都要学,警钟长鸣!”
一月初一的清晨,技术流动站的门还没开,晚秋就收到了陆承泽的 “新年书信”—— 信封上印着 “北京农机所” 的字样,里面除了新年祝福,还有两张关键纸:一张是 “小型收割机运输时间表”,写着 “ 3 月 10 日运抵公社,3 月 15 日调试完毕”;另一张是陆承泽的 “返村申请批复”,上面盖着单位公章:“同意陆承泽同志 3 月 10 日至 3 月 30 日返村,指导农机操作培训。”
“承泽同志三月要回来!” 晚秋拿着信冲进打谷场,老周、苏老实、刘红梅都围了过来。周娃抢着看信上的字,蹦着喊:“承泽叔叔要教俺们开收割机!” 陆承泽在信里还写:“父亲陆文斌也想跟着来,他准备了冬小麦返青期的农技资料,想给五村的技术骨干做次培训。” 苏老实赶紧翻出 “机械化准备台账”:“之前清理的场地够放收割机,现在得再添张操作培训的桌子,把承泽同志寄的手册复印几十份!” 刘红梅也举手:“俺想跟着学修收割机,以后机器坏了,俺就能帮着修,不用总等承泽同志回来!”
一月初五的 “新增自留地分配村民大会”,开得格外热闹 —— 公社追加的 15 亩地(东河沿岸 8 亩、西山脚下 7 亩),要分给五村的困难户和套种示范户。晚秋把 “三维分配标准” 写在黑板上,还特意加了 “村民投票” 环节:“每户先申报,再公开工分、困难程度、套种贡献,最后村民投票选,得票多的优先选地!” 马大叔申报东河沿岸的地,他站起来说:“俺家去年套种豌豆亩产 150 斤,能当示范;家里有娃上学,困难程度也够,要是选上,俺保证明年教更多人套种!” 投票结束,8 户困难户、7 户示范户如愿分到地,李婶握着分到的 “地块确认单”,激动地说:“俺终于有块近水源的地了,明年种白菜,再也不用跑远路浇水了!”
春节前的互助队,成了 “暖年先锋队”—— 老周带着队员帮困难户扫院子、贴年画,刘红梅帮张婶缝新年新衣,苏老实则给流民户老王家送了袋糖果:“这是公社发的新年慰问品,给娃尝尝甜!” 张婶缝好新衣,给周娃试穿:“承泽同志三月回来,到时候让娃穿着新衣去接他!” 打谷场的角落,还堆着互助队准备的 “新年互助粮”—— 从农户自愿捐赠的粮食里挑出 100 斤,专门给没攒够年粮的困难户,赵主任说:“要让五村的每一户,都能过个暖乎乎的年!”
一月廿的除夕,五村的家家户户都挂着红灯笼,地窖里的粮满囤,炕上的新衣叠得整齐,锅里煮着荞麦饺子,香气飘满整个村。晚秋、老周、苏老实坐在技术流动站,翻着陆承泽寄来的收割机操作手册,旁边放着明年的 “机械化培训计划”;刘红梅在旁边画 “收割机操作示意图”,时不时问:“这按钮是管启动的不?” 窗外的鞭炮声响起,周娃跑进来喊:“俺爹说,明年收割机来了,收完粮俺们就能盖新的技术站了!”
除夕的夜晚,冬小麦地块盖着薄薄的雪,像盖了层白棉被;技术流动站的灯亮到深夜,手册上的字、示意图上的线、计划上的目标,都透着对新年的期盼。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饥荒年代种田忙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