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落下来时,张建军正在工地给钢筋除锈。雪粒子打在安全帽上,发出细碎的“哒哒”声,风裹着寒气往衣领里钻,冻得他手指僵硬,连握着砂纸的力气都快没了。工头在旁边喊“今天雪大,早点收工”,他才停下手里的活,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往家的方向走。
路上的积雪还没积厚,踩在上面咯吱响。路过街角的小卖部时,他停下脚步——玻璃柜里摆着袋装的糖果,是儿子最爱吃的橘子味。上次儿子在幼儿园跟小朋友吵架,说“我妈妈以前也给我买这个糖”,话没说完就红了眼。张建军掏出皱巴巴的五块钱,买了两袋,揣在怀里焐着,想着儿子看到糖时的笑脸,心里稍微暖了点。
推开门时,儿子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小台灯的光映在他脸上,睫毛投下浅浅的阴影。听到开门声,儿子立刻抬起头,眼睛亮了亮:“爸爸,你回来啦!”他跑过来,伸手想帮张建军拿外套,却被张建军拦住了:“别碰,衣服凉。”
他从怀里掏出糖果,递给儿子:“看爸爸给你买了什么?”儿子接过糖,拆开一袋,拿出一颗放进嘴里,眯着眼睛笑:“是橘子味的!爸爸,你也吃一颗。”他踮起脚,把糖递到张建军嘴边,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压下了几分寒意。
晚饭是白菜豆腐汤配馒头,简单却热乎。儿子小口喝着汤,突然说:“爸爸,今天老师问我妈妈在哪里,我说妈妈变成星星了,老师说我很勇敢。”张建军的手顿了顿,看着儿子认真的眼神,喉咙发紧:“嗯,儿子最勇敢了。”
“可是爸爸,”儿子放下勺子,小声说,“我昨天晚上看星星,没有找到最亮的那颗,妈妈是不是不想见我了?”张建军放下碗,把儿子抱进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不是的,妈妈只是有时候会躲起来,等你睡着的时候,她会来看你,给你盖被子。”
他不知道这个谎言能骗多久,只知道现在不能让儿子知道真相——那个曾经抱着他唱摇篮曲的妈妈,永远被困在了去年秋天的那场大火里,连完整的尸骨都没能留下。怀里的小身子软软的,带着孩子特有的温度,张建军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他赶紧别过脸,把眼泪逼了回去。
夜里,儿子睡得很沉,小手还攥着半颗没吃完的糖。张建军坐在床边,看着儿子的睡颜,想起桂兰以前也是这样,坐在床边看着儿子睡觉,嘴里轻轻哼着儿歌。他伸出手,替儿子掖了掖被角,指尖碰到儿子柔软的头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
床头的柜子上,放着桂兰的照片和那枚烧黑的工牌。照片里的桂兰笑得温柔,工牌上的字迹已经模糊,却还能看清“李桂兰”三个字。张建军拿起工牌,指尖摩挲着边缘,想起火灾后第一次去玩具厂废墟的场景——焦黑的断壁、融化的塑料、还有散落在地上的工牌碎片,像一场永远醒不来的噩梦。
第二天早上,张建军送儿子去幼儿园。走到校门口时,儿子突然拉住他的手:“爸爸,明天是周六,我们能去看妈妈吗?我想跟妈妈说我得了小红花。”张建军蹲下来,摸了摸儿子的头:“好,爸爸带你去。”
周六那天,天放晴了,阳光透过松树林,洒在墓碑上,带着一点微弱的暖意。张建军牵着儿子,手里拿着一束栀子花——是他早上在花店买的,桂兰以前最喜欢这个味道。儿子手里拿着那张得小红花的奖状,小心翼翼地放在墓碑前,小声说:“妈妈,你看,我得了小红花,老师说我表现很好。”
他蹲在墓碑前,给桂兰擦了擦墓碑上的积雪,轻声说:“桂兰,我带儿子来看你了。他最近很乖,作业写得又快又好,还得了小红花。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他,不让他受委屈。”
儿子趴在墓碑前,小声跟桂兰说着幼儿园的事,说他新交的朋友,说老师教的新歌。张建军坐在旁边,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酸楚。他知道,儿子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妈妈,而他能做的,就是陪着儿子,把这份想念好好藏在心里。
从墓地回来的路上,儿子突然说:“爸爸,我长大以后要当警察,抓坏人,不让坏人再放火,不让别的小朋友没有妈妈。”张建军停下脚步,蹲下来,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里一暖:“好,爸爸相信你,儿子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厉害的警察。”
日子一天天过去,冬天的寒意越来越浓,工地的活也越来越少。张建军找了份兼职,晚上去快递公司分拣包裹,虽然累,却能多挣点钱。每天晚上,他回到家时,儿子已经睡着了,桌子上放着张婶帮忙热好的饭菜,旁边还有一张儿子写的小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爸爸,早点睡觉”。
春节快到的时候,张建军带着儿子回了趟老家。公婆看到他们,忍不住哭了起来,婆婆拉着儿子的手,哽咽着说:“我的桂兰啊,怎么就这么命苦……”张建军没说话,只是帮着公婆打扫院子,贴春联,尽量让这个年过得热闹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