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的隐居生活,开局堪称完美。
偏僻药田人迹罕至,除了几垄长势普通的低阶灵植,就是风吹过草丛的沙沙声,以及偶尔路过的小型无害灵兽。
【完美!这才是生活!没有KPI,没有办公室政治,没有需要提防的剧情杀!】她快乐地摊在小屋门前的自制的摇椅上,晒着太阳,啃着存货点心,觉得人生达到了巅峰。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此地的灵气浓度比主区稀薄不少,对她那废柴灵根虽然没影响,但蚊子腿也是肉啊!而且晚上照明只能用最基础的萤石,光线昏暗,影响她看话本(杂役弟子中流传的劣质印刷品)。
【唉,要是能有个迷你聚灵阵就好了,再搞个亮点的灯……不过想想就算了,申请流程麻烦死,还会引起注意,得不偿失。】她只是随意在内心感慨了一下,便继续沉浸在她的咸鱼快乐中。
然而,她忘了,或者说她根本不知道,她的“听众”范围,早已超出了她的想象。
第二天一早,她打着哈欠推开屋门,惊讶地发现门口放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裹。
【嗯?谁掉的?】她警惕地四下张望,没人。【难道是新的投喂方式?直接快递上门了?】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赫然是几块品质相当不错的灵石,以及一颗光芒柔和却足够明亮的照明珠!旁边还附有一张字条,上面是打印体(防止笔迹被认出)的文字:“此地偏僻,谨防意外,些许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林妙:“!!!”
【雷锋!活雷锋啊!宗门居然还有这种匿名送温暖服务?!这员工福利也太到位了吧!】她感动得热泪盈眶,立刻把灵石摆放在小屋四周(歪歪扭扭毫无阵法可言),将照明珠挂在了屋顶。
【虽然摆得烂,但聊胜于无!感谢不知名的好心人!祝你功德无量,早日飞升!】
她美滋滋地享受起了升级版的隐居生活,完全没想过这些东西为何来得如此“恰到好处”。
暗中送来物资的器堂弟子,听到这句祝福,憨厚地挠头笑了笑,心满意足地离开。能帮到那位“嘴硬心软”的小师妹,真好。
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林妙发现自己这偏僻药田的“物业服务”水平,竟丝毫不逊于主区!
她只是嘀咕了一句浇水要走好远打水不方便,第二天门口就多了一个小巧的、自带聚水符文的水缸;
她只是抱怨了一下晚上有点冷,第二天就有人“路过”并“无意”落下了一条轻薄却异常暖和的绒毯;
她甚至只是对着那些长势普通的灵植叹了口气,感慨了一句“要是能长得再水灵点就好了”,没过两天,就发现有弟子来给这片药田统一施了一种新调配的、温和又营养的肥料!
林妙彻底懵了。
【这……这偏僻地方的服务也卷起来了?难道宗门搞的是全域无差别优质服务?不可能啊!这不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原理!】她那社畜的思维再次运转起来,【难道……是有人在暗中监视我?所以才能这么及时地满足我的需求?】
这个念头让她背后一凉,猛地跳起来四处张望。
【谁?谁在偷窥?!出来!我已经发现你了!】她色厉内荏地对着空气喊道。
回应她的只有风吹草动的声音。
【没人?那这些怎么回事?】她看着水缸、绒毯、肥力改善的土地,眉头紧锁,【总不可能是田螺姑娘吧?】
她再次陷入了那个循环:怀疑→自我论证(用黑历史)→否定→归功于宗门管理。
【算了,不想了,爱咋咋地吧,反正受益的是我。】她最终选择躺平接受,快乐地裹紧小绒毯,喝着小水缸打来的水,欣赏着越发水灵的灵植。
她却不知道,她这片小小的偏僻药田,几乎成了宗门“听众”们心中的重点“扶贫”和“技术试点”基地。
器堂弟子试验新做的聚水符文效果,首选这里——偏僻,坏了不丢人,好了还能帮到小师妹;
织造坊弟子新织出的恒温绒料需要实测,首选这里——理由同上;
药堂弟子研发的新肥料需要小范围测试,首选这里——还是同上!
而且,因为此地“客户”只有林妙一人,她的任何一点反馈(主要是内心OS),都能得到最快速、最直接的响应!
她觉得水缸聚水速度慢了点,器堂弟子马上回去改进符文效率;
她觉得绒毯颜色太丑(像奶奶家的沙发套),织造坊下次就换了个低调雅致的颜色;
她觉得新肥料效果不错但有点板结,药堂弟子立刻调整配方增加疏松成分……
这种点对点的、即时反馈的“产品迭代开发”模式,让几个参与其中的堂口技术水平提升飞快!甚至形成了内部一个小圈子的秘密竞争:看谁的产品能最先获得小师妹的(内心)好评!
这一切,林妙浑然不知。她只是觉得,宗门的物资越来越好用了,特别贴合她的需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